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4-01-13 16:11

1个回答
宋开凯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使学生会唱几首歌,会读几条谱,更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从素质教育的立场出发,以唱歌、器乐、欣赏等音乐活动为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等。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上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一、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掌握正确方法,引起学生积极注意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授课内容过于单一,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试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学生都喜欢的还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让学生觉得不够好听,旋律也不特别上口,那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呢?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他对音乐的兴趣呢?首先就要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我们现有的初中音乐教材编写,内容似乎显得有些陈旧,很多的歌曲已经不能引起现在中学生的足够共鸣和兴趣,很多的录音版本甚至还是七八十年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教师能合理的补充更多更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内容充实到我们的课堂里来。例如,七年级音乐欣赏有介绍音乐剧这一音乐形式的内容,课本上只有短短十几个字,配套的音像资料里也没有提供任何的音响片段,如果只是向学生介绍,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讲明白什么是音乐剧,他有哪些代表剧目。但学生并不会通过教师的讲述来体会音乐剧的美。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音乐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猫》这部影片的DVD和其他的一些经典唱段的CD。在课堂上,我有意省略了一部分课本上要完成的歌曲教唱内容,而是选用了音乐剧的内容来充实课堂。我首先播放音乐剧《猫》中的著名歌曲《记忆》,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感,再播放《猫》的全剧让学生观看。由于整部音乐剧充分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音乐、舞蹈、演唱相结合。场面绚丽,音乐优美,故事感人。学生十分喜爱。这时,我再进一步介绍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地听讲,最后让学生一起学唱这首经典的名曲《记忆》。通过三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不仅了解了音乐剧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对音乐剧这种原本他们并不熟悉的音乐形式的兴趣。很多学生还在课后向我借《记忆》的音乐带,表示因为这首歌太好听了,所以一定要再去好好学唱下。学生们觉得好听,就是说明了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升不是光靠教师的讲授就能达到的,他需要有更多好听好看的音乐填充到我们的课堂里来,要首先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了兴趣才有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也才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演唱、演奏、欣赏以及表演创作等教学活动。再比如,在介绍民族打击乐器时,我并没有先罗列出这些乐器的名称和形态,而是先让学生欣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和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打击乐器的表现力有一个较深的印象和感觉,然后播放乐队演奏的现场录像,边对照画面边介绍打击乐的种类,音色和演奏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全神贯注。对于课本上只列举出的几张图片来说,影像资料当然让他们更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进行民族打击乐器的节奏训练和综合练习,让学生自己编写节奏进行合奏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打击乐器的独特表现力。亲身实践,当然比光看光听来得有意思,学生在亲手敲打的过程中更是兴趣盎然。所以,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掌握正确方法,引起学生积极兴趣,是在音乐课堂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手段。二、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音乐欣赏涉及到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它和听觉注意、视觉注意都很有关系。第一,就是要考虑学生审美注意的兴趣。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对自己熟悉的旋律感兴趣,而对自己不熟悉的旋律不感兴趣。兴趣来自对某事物是否会产生共鸣,共鸣的产生又来自于对某事物的经历和经验,取决于对某事物的知识积累。学生对陌生的旋律不感兴趣,注意力自然也就降低了。实践证明,能引起学生最大的注意力的是学生似熟非熟的旋律。例如,在讲述音乐剧的有关内容时,我选择播放《记忆》这首著名的歌曲。对于只听流行音乐的学生来说,这首歌既好听又耳熟,但到底在哪里听到过的却又说不上来,这就促使他们的注意力持续保持在集中状态,新鲜感不断产生,探奇心不断被激发,越听越有味,兴趣始终不减。教师都反映学生不喜欢古典经典音乐,我认为其实不然,这是学生接触太少的缘故,我们很多的音乐教师在考上音乐师范之前,也未必接受过多么专业的音乐熏陶和教育,也未必喜欢古典经典音乐。但在考上了师范后,天天耳闻目染,很快就能喜欢上古典经典音乐,并且如数家珍。除了这些音乐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之外,长时间的接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一旦接触和了解了这方面的内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然也会逐渐喜欢上这些极富生命力和魅力的音乐。第二,要考虑学生审美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时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而是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离开其余对象。例如,我要让学生聆听一首乐曲,我如果先播放乐队演奏的现场录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停留在演奏员长相,演奏姿势,甚至偶尔打的一个喷嚏上,这样,在这一审美过程中,当画面作用于视觉并成为注意中心时,那么音乐作用于听觉就会相对模糊,处于注意边缘,学生根本听不到音乐,我的教学目的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我选择先播放CD,再播放现场的录像。学生听音乐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陌生时,一定要考虑这一问题,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在视觉和听觉之间进进出出,最终音乐没听好,画面也没看清。应当进行分解教学,合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积极性,让学生每听一部作品都能有所收获。第三,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我们教材中的很多七八十年代的录音版本就存在这样的问题。音响效果含糊不清,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积极主动的搜集时下最优秀的录音版本和改编版本来替代,如果是有画面的DVD则效果更好。另外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不良音响产生,诸如音响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弹奏音律欠准的钢琴、风琴,让学生吹奏由于簧片腐蚀而噪音叠出的口琴……等。使音乐课始终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通过以上两点,我觉得我的学生非常喜欢上我的音乐课,因为我所准备的资料丰富,好听好看,学生也非常喜欢我教给他们的歌曲,因为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在这样的音乐课堂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相关问答
怎样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1个回答2024-02-11 21:34
从心理学来看,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审题明白是其中一个)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注重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可以让他看一些感兴趣的书籍,玩一些有益注意力集中地游戏等O(∩_∩)O~慢慢来,但要有恒心,...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1个回答2024-02-11 14:19
培养孩子的审美品味,要注意日常一点一滴的培养,审美是全方位的,要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感知美。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精美的图册,平时家里放些优雅的音乐,孩子的着装也要注意搭配,周末可以带孩子去看艺术展,或...
全文
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
1个回答2024-02-19 11:14
那么,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有哪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呢?家长应从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和艺术欣赏三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美的发现与欣赏 审美素养包括认识美、评价美、感觉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等意...
全文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啊?
1个回答2024-02-18 09:31
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景色,去公园、园林、名胜古迹,寻找美,和孩子一起亲子制作手工、绘画、装饰美化,带孩子观看民间艺术、剧院、美术馆、博物馆,只有多看让孩子感知,有了感知能力,就有了审美的意识。 和孩...
全文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1个回答2024-02-22 10:29
让孩子多去自然走走,感受一下自然界的美,早点让孩子学绘画,培养对色彩的认识等等,可以买一个SuperBee蜜蜂超人超级绘画术给孩子玩啊,这个是人机交互的,让孩子自己学习绘画也是很好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审美
1个回答2024-02-20 05:25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呢? 培养孩子良好的感受去认知世界,找到真正的自我,感受力对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生存条件都需要有良好的感受力去感受,良好的感受力使你能够了解他人,认...
全文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个回答2024-01-22 00:35
  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提...
全文
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1个回答2024-02-04 03:20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是需要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教师要善于对幼儿进行美的熏陶,要注重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要不断挖掘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
全文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1个回答2024-02-11 14:46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来欣赏一些美图,和一些漂亮的事物。然后和他分享心得。告诉他什么样的是美,什么样的是丑。慢慢的培养他的审美观。
如何培养幼儿得审美能力
1个回答2024-02-05 13:14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是需要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教师要善于对幼儿进行美的熏陶,要注重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要不断挖掘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来说有...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