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思维敏捷的歇后语

2024-01-13 20:09

1个回答
  楚王戏晏子——自取其辱

  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1、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晏子使楚》。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2、面对楚王的第二次侮辱,晏子这样回击楚王:“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张开,就能遮蔽天日,成为阴天;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就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晏子的这段话里,衍生出三个成语:一是张袂成阴;二是挥汗成雨;三是摩肩接踵。挥,甩掉;大家用手洒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样,形容人很多。当然,这一成语后来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义了。三是摩肩接踵:摩,并;摩肩,肩膀靠肩膀;踵,脚跟;接踵,脚尖碰脚跟。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3、当楚王取笑齐国人偷盗时,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段话中包含了一个成语: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遂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晏子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就是因为晏子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
相关问答
思维敏捷啥意思
1个回答2022-12-28 11:00
思维敏捷 形容人细想活跃, 反应快,思路清晰
思维敏捷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7-14 03:22
细想活跃,反应快,思路清晰
形容思维敏捷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2 06:07
妙笔生花 思如涌泉 文思敏捷 出口成章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关于思维不敏捷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17:39
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解释】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结构...
全文
形容思维敏捷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03:50
妙笔生花 思如涌泉 文思敏捷 出口成章
思维敏捷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19:22
妙笔生花,出口成章,当机立断,斩钉截铁,对答如流,一马当先,闻风而动,计上心来。
口才好的人思维敏捷么
5个回答2022-12-21 06:27
口才好的人一定思维敏捷的,口才好是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灵牙利齿。思维不敏捷是不行的,只有思维敏捷才能做到出口成章,才会口才好的。
思维的敏捷性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09 06:12
  如果想培养思维敏捷最首要的还是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及知识涉及面 ,只有做到了一点   打好了能够为你大脑提供知识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使一个人做到思维敏捷 。大家可以从以   下方面训练:   ...
全文
女生常年累月看书会变得思维敏捷人变得聪明吗?
1个回答2024-01-29 10:44
个人感觉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工作中。这样更能让人变得思维敏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哪些思维敏捷、语言幽默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08 05:36
李大钊巧改名联 李大钊撰写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所作,李大钊只是在原对联上改了一个字。 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