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2024-01-14 00:07

1个回答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英文:buy casket without the jewels)读音:mǎi dú huán zhū,汉语成语。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近义词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反义词为去粗取精。清代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

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成语点评:

南朝的刘勰正确理解和利用了《韩非子》上的这个寓言。他说:“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还珠。

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复在于兹矣。”(《文心雕龙·议对》)这里用“秦女嫁晋”和“楚珠鬻郑”讽喻“文浮于理,末胜其本”,与典相符,于理相合,很是贴切。

也许有人认为,现行成语“买椟还珠”及其释义多年沿用至今,已是约定俗成了,不改也罢。这个理由即使能够成立,也不能像现行辞书这样,把成语“买椟还珠”直接强加给《韩非子》;而应当如实地说明这个成语的来源、演变、蜕化的过程,才不致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相关问答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
1个回答2024-01-24 14:37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历史典故...
全文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4:32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1、拼音:mǎi dú huán zhū; 2、基本释义: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3、出 处:宋·程颐《与方元寀手...
全文
买椟还珠的比喻?
1个回答2024-01-20 17:54
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 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出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全文
买椟还珠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3-12-10 10:37
“买椟还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典...
全文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1-28 10:39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后来人们经常比喻什么?
3个回答2023-12-19 11:56
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3个回答2023-12-14 16:59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 舍本逐末...
全文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什么
3个回答2023-12-18 00:43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之则成语是用来比喻什么的人?
5个回答2023-12-21 15:04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的人。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1个回答2023-12-01 16:23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英文:buy casket without the jewels)读音:mǎi dú huán zhū,汉语成语。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