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故事:“破话儿”和“破事儿”

2024-01-14 04:53

1个回答
  “二十八,把面发”,指的是准备主食。按老北京人的老理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春节期间绝对不能说出口的“不吉利”的“破话儿”。

  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谐音不和谐的“破话儿”和“破事儿”一一避开。

  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所以,老北京人习惯在大年二十八这天“把面发”,开始做有关主食的准备工作。

  为什么老北京人要比其他地方的人慢上半拍,在“二十八”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呢?

  因为过去没有速效发酵粉,普通的白面在老北京冬季的常温下,很不容易发酵成功,只能是在“二十六,炖大肉”和“二十七,杀公鸡”之后,家里面已经热气腾腾的条件下,才最容易把面发酵好。这发酵好的面,才能在第二天蒸出上好的馒头。

  在年前的这两天,老北京的人家,家家户户还要继续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这两天的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

  各种必备物品买回来了之后,老北京人还要张贴上各种各样的具有浓浓的年味儿色彩的年画、春联、窗花、福字和各种神符,称为“贴花花”——也就是老北京口中的“年纸”。

  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中国古代,人们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窗花又称“窗户花儿”,是民间一种纸剪艺术品,一般人家是用红毛边纸剪刻成镂空的各式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表示迎春。

相关问答
破腹产四胎
1个回答2024-03-17 15:42
你好亲,剖腹产最多三次,以免再次怀孕引起子宫破裂,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对我的义诊满意,那就帮我点评一下谢谢
怎样扎破轮胎
1个回答2024-05-13 03:33
  一般情况是前车胎把钉子压的蹦起来后被后轮的重力压进去的,像有的是大螺丝钉也会扎进车胎里就是这个原理。   汽车轮胎符合如下条件之一都需要做更换:   1、行驶3年或者6-8万公里;   2、胎面低...
全文
小轿车轮胎破了怎么补
1个回答2024-06-13 00:01
米其林推荐使用蘑菇钉(PRP)修补无内胎轮胎,具体修补流程遵照修补厂商要求和指示。正规厂家提供的有保证的修补胶片和蘑菇丁也很重要。
汽车轮胎为什么会被扎破?
1个回答2024-06-09 22:47
汽车轮胎没气了,被别人放掉的机率是比较小的,一般都是扎破漏掉的。 一般情况下,别人不会无缘无固的把汽车轮胎伍仔的气放掉,不排除有人就是想搞破坏或者恶作剧,但这种情况很少。除非车子挡住道路了或者...
全文
轮胎被扎破后,用哪些方法可以补胎?
1个回答2022-12-14 02:10
轮胎被扎破后,可以去补胎的地方处理,他们更加的专业
什么刀能划破轮胎
1个回答2022-11-28 06:56
刺破的话,只要是刀头成锐角的都可以轻松办到。划破汽车轮胎的话,量产的开刃角度普遍较大,为的是在锋锐度和保持性之间取得相对平衡;划的话,会被汽车轮胎厚厚的橡胶夹住刀刃两侧,比较费时费力。建议选择开刃角度...
全文
看破不说破什么意思 看破不说破啥意思
2个回答2023-09-09 19:35
1、看破不说破的意思是知道如何处理某件事,而当事者不知道,这时候你不要把方法和盘托出,而应当稍微提点消春暗示,至于理解与否,全靠当事者的领悟,没有必要去说的很明白。 2、释义:在生活中,对于身边...
全文
看破不说破 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3:21
心照不宣 [xīn zhào bù xuān] 基本释义 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 处 清·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形容看破不说破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01:48
心照不宣xīn zhào bù xuān [释义]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语出] 清·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全文
看破不说破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06:48
  欲言又止   yù yán yòu zhǐ   【解释】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结构】连动式。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