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柏拉图,去捡稻穗,和砍松树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2024-01-14 07:52

谢谢故事本身是怎么来的,谁可以执教,有点拿柏拉图开涮的意思这个故事我知道
1个回答

关于柏拉图其人。他是古希腊哲学家、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著有《理想国》、《法律篇》、《巴门尼德篇》哲学著作。

关于捡稻穗故事,又称柏拉图的麦穗理论,是柏拉图对“什么是爱情?”进行思考的结晶。故事大意: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麦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关于砍松树故事,是柏拉图对“什么是婚姻”进行思考的结晶。大意是: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摘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即拾麦穗)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这就是婚姻。”

相关问答
关于柏拉图,去捡稻穗,和砍松树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3个回答2023-11-13 23:58
关于柏拉图其人。他是古希腊哲学家、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著有《理想国》、《法律篇》、《巴门尼德篇》哲学著作。 关于捡稻穗故事,又称...
全文
最大的麦穗柏拉图
1个回答2023-12-18 03:33
最大的麦穗柏拉图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文章中,柏拉图讲述了一个关于麦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一片麦田,里面长满了沉甸甸的麦穗。一群年轻人在这片麦田里寻找最大的麦穗,但是他们总是觉得下一穗会更大...
全文
柏拉图麦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1:37
有一天柏拉图问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把他带到了一个麦地旁,让他在这片麦地里摘一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给他。但有一个要求,只准往前走,不准后退。 但结果柏拉图两手...
全文
到稻田里捡最大的麦穗是苏格拉底的寓言吗?
1个回答2024-02-06 17:11
是的。 原文: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梗,只许前进,而且只给一次机会,让他们挑选一只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
全文
马拉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 马拉松式的柏拉图 柏拉图式的马拉松 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7-04 13:25
马拉松式的爱情是恋爱相当长时间不结婚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指没有性,只是精神恋爱的,但很少了,大部分是恋爱的时候结婚后大概很少吧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
松树和柏树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2-12 08:54
松树和柏树区别,是树叶不同。 松树叶是线状,柏树叶是鳞状的。 柏木(柏树),是柏科柏属植物。 柏木,是乔木,高达35米,胸径2米;树皮淡褐灰色,裂成窄长条片;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
全文
斯格拉底稻田里麦穗的故事 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2-19 14:30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
全文
松柏树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06 09:04
松柏树指松树和柏树两种常绿树种。 松树,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la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umila)和...
全文
松树和柏树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松树和柏树的区别
1个回答2023-12-24 13:05
1、外形的不同。松树是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极少数为灌木状,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柏树为常绿乔木,树高...
全文
关于稻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13:11
青黄不接qīng huáng bù jiē [释义]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语出] 《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