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海说42:诚信赢天下

2024-01-14 17:34

1个回答
《孟子》海说42:诚信赢天下

离娄篇: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讲职场人际关系学。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说:“作为位置低下的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获得上面领导认可赏识的能力,就不能有效管理好自己下属。得到上面领导认可赏识是有方法的,方法就是你首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如果对朋友都不能诚信,领导就更不会信任你;对朋友讲诚信也是有方法的,方法就是你首先要对父母尽孝道,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他也不可能对朋友守信;那对父母尽孝也是有方法的,方法就是自己要心诚,不是真心诚意那是虚假骗人,虚假骗人是会伤父母心的;自己怎么做到诚意正心不虚假骗人呢,那也是有方法的,方法就是你必须懂得善恶,不明白善恶因果,那自己就会自暴或自弃。”

“所以呢,从领导到朋友,从朋友到父母,从父母到自己的态度,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一个善,你必须懂得善良,善良的人就很心诚,诚就是天道,也是做人的标准。如果你做到善良,做到诚实,还不能打动人,还不能被人认可赏识,我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

这番人生职场人际关系的剖析非常具体,层层剥离问题真相,得不到领导认可的人对朋友也不会太仁义,哪个领导不喜欢诚心仁义的人,身边没有贴心朋友的人基本对父母也不会好,谁愿意给一个白眼狼做朋友,对父母不孝顺的人心都不善,天之大,地之大,还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大吗?忘恩负义,受恩不报的家伙不会有出息。

孟子这个说法和《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想平天下就要治好国,要治理好国家就得安定好家庭,安好家必须修好身。《大学》这个名句谁都知道,可是很少人知道这只是后半句,它还有前半句,它的前半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就是说怎么修好身呢?首先要诚意正心,端正态度。那心态怎么修炼?就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要断绝私心杂念自私自利的毛病。

如出一辙,任何事都是有原理、有根由的,都是从小处修,慢慢变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根源,一步一步来,盖房子立柱没扎完还少一根呢,你就直接封顶,那不是要塌方吗?

诚意,就是人生职场关系建立之根基。

诚信,方能赢天下。
相关问答
以诚信赢天下,下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3 02:18
携奋斗创辉煌
大人物因为诚信而赢得天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0 05:30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全文
孟信大则诚信小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1-12 23:17
诚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并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
全文
诚信赢天下拼音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2 03:25
cheng xin ying tian xia 诚 信 赢 天 下
诚信赢天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27 19:25
这句话意思是诚信人做事很容易成功。 诚信赢天下,意思是形容诚信人做事态物很容易成功,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 “诚信”...
全文
诚信赢天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11 15:38
形容诚信人做事很容易成功。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裤改,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他就只能得到对方几次的信任,这种人只是着眼液...
全文
为什么诚信赢天下?
1个回答2023-01-16 22:00
诚生金 信生业 人无诚信不立 友无诚信不和 业无诚信不旺 国无诚信不稳 家无诚信不安 诚信赢天下也
咥诚信以赢天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01 01:37
你好,大概意思是通过诚信来赢得人心。
诚信赢天下是谁说的
1个回答2022-08-01 09:41
诚信赢天下是孟子说的 诚信可赢天下(精辟) 善言善语善行免费订阅!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所以,诚信对一个人特别重要,诚信不但体现在自己身上,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
诚信赢天下出自谁的
1个回答2024-01-18 08:36
诚信赢天下出自孔子的《中庸》经典语录: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