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诗句,故事,种类,命名··如题

2024-01-14 17:44

关于桥的诗句,故事,种类,命名··如题
1个回答
按材质分:
木质桥 石桥 砖桥 混凝土桥 钢筋混凝土桥
按外观分:
梁桥 拱桥 斜拉桥 悬索桥 高架桥 组合体系桥
按用途分:
铁路桥、公路桥、管道桥、多用桥 (立交桥属于公路桥)
按跨越对象分:
跨越河流的跨河桥 跨越山谷的跨谷桥 跨越铁路或公路的跨线桥(又称立交桥) 跨越城区、工业区或农作物区的高架桥(又称栈桥)
按桥身能否活动分:
固定桥 开启桥 浮桥
按桥梁总长度或跨度可分:
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国的桥梁,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的,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东晋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贵族官宦南迁,经济中心自黄河流域移往长江流域,使东南水网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北宋废卒发明的叠梁式木拱桥--虹桥,背诵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合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这些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享有盛誉,尤其是赵州桥,类似的桥在世界别的国家中,晚了七个世纪方才出现.纵观中国桥梁史,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和成就,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都是此时创建的.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同时,在川滇地区兴建了不少索桥,索桥建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随着我国第一条铁路的通车,迎来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又一次技术大革命.

桥的类型,若以建桥的主要材料分,便有木、石、砖、竹、藤、铁、盐、冰桥等之别.
木桥是最早的桥梁形式,我国秦汉以前的桥几乎都是木桥.如最早出现的独木桥、木柱梁桥.约商周时便出现浮桥,战国前后又出现排柱式木梁桥和伸臂式木梁桥.但因木材本身的特性,如质松易腐以及受材料强度和长度支配等,不仅不易在河面较宽的河流上架设桥梁,而且也难以造出牢固耐久的桥梁来,因此,南北朝始遂为木石混合或石构桥梁所取代.
石桥和砖桥.一般是指桥面结构也是用石或砖料来做的桥,但纯砖构造的桥极少见,一般是砖木或砖石混合构建,而石桥则较多见.到春秋战国之际便出现了石墩木梁跨空式桥,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式石梁桥,东汉则又出现了单跨石拱桥,隋代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单孔弧形石拱桥,唐代李昭得造出了船形墩多孔石梁桥.宋代是大型石桥蓬勃发展的时期,创造出像泉州洛阳桥和平安桥那样的长达数里横跨江海交汇处的石梁桥,以及像北京芦沟桥和苏州宝带桥那样的大型石拱桥.
竹桥和藤桥.主要见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一般只用于河面较狭的河流上,或作为临时性架渡之用.早期的主要是一种索桥,南北朝时称竹质的溜索桥为“笮桥”.后来出现了竹索桥、竹浮桥和竹板桥等.铁桥,在古代包括铁索桥和铁柱桥两种.前者属于索桥类,较多见,约在唐代便出现;后者属于梁桥类,实为木铁混合桥,极少见,在江西见一例.
盐桥和冰桥.主要见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前者主要见于青海盐湖地区,后者主要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若以桥梁的结构及外观形式分,则主要有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种基本类型.
梁桥.又称平桥、跨空梁桥,是以桥墩做水平距离承托,然后架梁并平铺桥面的桥.这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桥,在历史上也较其它桥形出现为早.它有木、石或木石混合等形式.先秦时梁桥都是用木柱做桥墩,但这种木柱木梁结构,很早就显出其弱点,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起而代之的是石柱木梁桥,如秦汉时建成的多跨长桥:渭桥、灞桥等.约在汉代时桩基技术发明,于是出现了石桥墩,标志着木石组合的桥梁能够越跨较宽大的河道能经受住汹涌洪浪的冲击.但由于石墩上的木梁不耐风雨侵蚀,于是便在桥上建起了桥屋,保护桥身,此桥型(廊桥)后多见于南方,但最早都见于黄河流域.中小型的石梁或石板桥,构造方便,材料耐久,维修省力,是民间最为喜用的一种桥形,尤其是南宋后,在福建泉州地区十分盛行,创造了许多长大的石梁桥.梁桥若中间无桥墩者,称单跨梁桥;若水中有一桥墩,使桥身形成两孔者,便称双跨梁桥;若两墩以上者,便称多跨梁桥.
浮桥.又称舟桥、浮航、浮桁,因其架设便易,常用于军事目的,故也称“战桥”--一种用于数十百艘木船(也有用木筏或竹筏连横于水上的)连锁起来并列于水面,船上铺木板供人马往来通行的桥.若按严格意义上的桥:是以跨空和有柱墩为标志的话,那它还不是十足意义上的桥.浮桥主要建于河面过宽及河水过深或涨落起伏大,非一般木石柱梁桥所能济事的地方.浮桥两岸多设柱桩或铁牛、铁山、石囷、石狮等以系缆.隋大业元年在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连接船只的浮桥.浮桥目前在我国南方如江西、浙江、广西等地方仍常见用.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见于西南地区.其做法是在两岸建屋,屋内各设系绳的立柱和绞绳的转柱,然后以粗绳索若干根平铺系紧,再在绳索上横铺木板,有的在两侧还加一至两根绳索作为扶栏.始见于秦汉,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桥,又名"夷里桥",便是座竹索桥.现存著名的有建于明清时的泸定铁索桥、灌县竹索桥等.过索桥感觉非常惊险,正如古人形容过索桥的那样:“人悬半空,度彼决壑,顷刻不戒,陨无底谷.”唐代和尚智猛称:“窥不见底,影战影栗.”其实真正渡之还是安全的,正如《徐霞客游纪》对贵州盘江桥评价的那样:“望之飘然,践之则屹然不动.”
拱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出现较晚,但拱桥结构一经采用,便迅猛发展,成为古桥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桥型,即使在今天,它也仍有继续发展的广阔前景.拱桥有石拱、砖拱和木拱之分,其中砖拱桥极少见,只在庙宇或园林里偶见使用.一般常见的是石拱桥,它又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视河的宽度来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别高大,两边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状,又有五边、半圆、尖拱、坦拱等之分.桥面一般铺石板,桥边做石栏杆.拱桥的形象最早见于东汉画像砖上,是由伸臂木石梁桥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墓拱、水管等形状影响而产生的.文献记载见于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中,现存最早的实物和最具代表性的是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石拱桥的发券,明以后,尤其在清代,则盛行用整券,即“桶状发券”.
此外,其它特种造型尚有飞阁和栈道、渠道桥和纤道桥,以及曲桥、鱼沼飞梁和风水桥.
“飞阁”,又称阁道、复道,即天桥.古代宫殿楼阁间的跨通道.《三辅黄图》:“乃于宫(指汉末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构辇道以上下.”秦汉皇宫楼殿间联以阁道通行,因上下有道,故称复道.秦始皇筑阁道由阿房宫通骊山,人行桥上,车行桥下,堪称中国最早的立交桥.“栈道”,又称栈阁、桥阁,单臂式木梁桥.在山区陡峭的地方,架木铺成的道路.
“渠道桥”,既是引水渠道又作行人用的桥梁.也即在桥上砌水渠以引水.如建于金代的山西洪洞县惠远桥.故今山西民间尚有“水上桥、桥上水”的俚语.“纤道桥”,一种为便于拉纤而建造的、与河流平行的带状长桥.多见于浙江境内的运河地区.有的长达一二公里乃至五六公里,如绍兴阮社有一座 “百孔官塘”纤道桥,建于清同治年间,桥长380余米,115个跨,桥面用三块条石拼成,底平接水面.
“曲桥”,园林中特有的桥式,故也称园林桥.桥与径、廊均为园林中游人赏景的通道.“景莫妙于曲”,故园林中桥多做成折角者,如九曲桥,以形成一条来回摆动,左顾右盼的折线,达到延长风景线,扩大景观画面的效果.曲桥一般由石板、栏板构成,石板略高出水面,栏杆低矮,造成与水面似分非分、空间似隔非隔,尤有含蓄无尽之意
相关问答
桥归桥路归路的意思 桥归桥路归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10:06
1、桥归桥,路归路通常在两个人吵架的情况下使用。 2、桥归桥,路归路解释: 3、释义: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4、出处:高阳《李鸿章》第八章:“王老哥,我们做这件事...
全文
大桥、大桥、中桥和小桥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3-09-09 01:10
1、特大桥:总跨径L>1000m,单孔跨径L>150m; 2、大桥:总跨径1000m>L>100m,单孔跨径150m> L>40m; 3、中桥:总跨径100m>L>30m,单孔跨径40m>L>2...
全文
桥为什么叫“桥” “桥”名字的由来
1个回答2022-09-27 20:29
桥这个字来源于“乔” (乔,高而曲也。——《说文》) 乔有高耸的意思,上古时架桥要在河边立桩(往往就是大树),引申为桥。
桥归桥,路归路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25 01:36
一是一,二是二
中国人的桥为何说是世界上最有诗意的桥?
1个回答2024-02-07 06:06
在中国有句老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山河既是钟灵造化,又是险阻天堑,当土地被水分割,道路被水截断,聪明的中国人便搭建了桥,它是为给苦于跋涉的人们,一条通往彼岸的捷径。 不仅如此,在多水的...
全文
桥归桥,路归路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23 12:05
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成语释义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借款是另外一回事,通裕垫米又是一回事,桥归桥,路归...
全文
儿歌《大桥和小桥》
1个回答2024-03-04 12:26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来   手指伸出来   眼睛在哪里   眼睛在这里   用手指出来   用手指出来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来   手...
全文
桥归桥,路归路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5 02:15
“桥归桥,路归路”平常听得多,也说的多。但这句话属方言俚语,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流行。 “桥归桥,路归路”用途也很广泛。兄弟姊妹说到自家人、自家事时每每提到它,亲朋好友提起你来我往、是非曲直时常把它...
全文
这桥在哪里的 这叫什么桥?
1个回答2022-12-18 10:02
这是拱形桥,不是卢沟桥,真的,不要人云亦云
关于桥的故事 关于桥的故事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01:47
1、西湖断桥 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另有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确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2、...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