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Day61

2024-01-18 13:24

1个回答
    透过孩子的行为去辨别行为背后的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去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整件事情的背景,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个体心理学大师德雷克斯,在分析了上千个案例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行为的呈现方式虽然每次都不一样,但背后的想法无外乎有四种

一寻求过度关注,

二挑战权利,想要自己做主,

三报复,

四自暴自弃 。

  当德雷克斯解释这四个行为目的时,人们常常会问:“我们怎么把孩子往这些框框里放呢?”德雷克斯回答说:“不是我老把孩子往这些筐里放,而是我在那里找到了他们。”

这样一来,对父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就简单了很多,孩子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自己来作出决定,然而虽然他们的观察是极其敏锐的判断,却不一定准确,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辨别能力有限,当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感与价值感的时候,他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的行为中的某一些来恢复信心与勇气,找到被爱的感受与价值感。之所以说他们是不恰当的,是因为孩子这些目的是建立在感觉不到被爱的基础上,而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大人会否认自己不爱孩子。

第一个不当行为,寻求过度关注, 当孩子错误的认为,只有受到人的关注,只有渣轮槐别人对我特殊优待时才会有归属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只有让别人为我忙得团团转时,才能显示出我的重要性,那么这样的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关注。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回家后你正在厨房做饭,你的孩子不断的在叫你:“妈妈,你过来”你说:“什么事啊?宝贝,我能听到你说吧”可是孩子并不是说有什么事儿去叫妈妈你过来,于是你过去了之后走到孩子身边,她说妈妈我要你陪我玩儿。你给了他一副拼图,跟她说你先拼图,妈妈马上就好了,可是你刚进厨房不到两分钟,孩子又开始喊了:“妈妈你好了没有?快点儿。”

在这个情景中,孩子很明显是为了寻求妈妈更多的关注,所以他一开始并不是走进妈妈,而是叫妈妈过来,当妈妈放下手里的工作时,他就觉得自己胜利了,寻求关注的孩子并不快乐,他认为自己得不到关注的时候就没有价值感,没有家庭地位,它需要不断的确定自己是否重要,所以当你注意到他时,他就停下来,不再烦你,但很快又会产生同样潜意识疑问,妈妈到底爱我吗?在妈妈心中我到底有多重要?于是她故伎重演,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的行为会带给妈妈一些不好的感觉,妈妈可能会觉得很烦躁,也很着急,因为他需要给全家人准备晚饭,而孩子却一次又一次的打断他,他可能会感到愧疚,自己总是没时间好好陪孩子,饭也没做好孩子也没陪成,虽然这些感觉会让妈妈不好受,但这些感觉对妈妈来说非常宝贵,因为这可以作为辨别孩子行为目的的第一条线索。当你觉得心烦,恼怒,着急或者内疚,那么孩子的行为目的很可能就是寻求关注,我们还可以通过第二条线索来看,当妈妈要求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一般来说如果他会暂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样子,或者换一种方式继续打扰妈妈,通过这两条线索慢慢就可以确定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寻求关注。

当孩子寻求关注时,我们不能把孩子临时支开,或者或者打发他做一些事情,这样她是感觉不到关注的,而是觉得你在敷衍他,因此他会更加夸张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

  当孩子寻求关注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有帮助的参与进来,让他觉得自己有用,如果你正在厨房忙碌,可以拿些菜让孩子帮你摘菜,可以让他站在凳子上和你一起洗碗,或者让他帮你去阳台上的盆栽里拿一些小葱,只要你愿意,总会找到适合孩子的事情,只有在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感受到妈妈真正的关注,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当他感到归属感与价值感时心里就有了很好的安全感,会在没完没了的纠缠着你陪他玩耍。

我们要知道孩子不当行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家长知道孩子的需求是得到关注,那么桐激就要真心的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用心去陪伴孩子和孩子,做如友一些能促进心与心连接的事情,而不是进行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形式上的陪伴。

孩子需要在爱与关注里成长,只有感觉到足够的关注,才不会通过不当行为去寻求关注。
相关问答
如何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Day61
1个回答2023-12-05 20:08
    透过孩子的行为去辨别行为背后的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去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整件事情的背景,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个体心理学大师德雷克斯,在分析了上千个案例之后,得出这样...
全文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10如何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
1个回答2024-01-23 01:50
孩子的行为常常深深影响家庭和父母的情绪。 通过学会正面管教的技巧,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同时了解背后的信念。其中的52个正面管碧薯教工具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包括给予肯定和赞扬、设定规则...
全文
要拥有一往无前的信念这句话背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9 01:14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这句话应该就是要拥有一往无前的信念的原版。
信念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1个回答2023-12-03 22:17
艾伦小的时候生活在祖父的农场里,爷爷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拾牛粪。这是一般孩子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又脏又累。但是艾伦做得很好,很认真。 过了一段时间,因为他捡牛粪的工作做得很出色,爷爷决定让他去放...
全文
我信仰佛教的理念,可是那些经书看不懂也听不懂
1个回答2023-02-02 03:01
坚持你的理念,大智慧,通晓事理,普度众生,去伪存真等等,佛学一切理念都是积极的,让你正确的面对这个世界才是正信。
信念的故事,信念永恒,信念是什么意思,信念坚定
1个回答2024-04-30 22:10
信念 [ xìn niàn ] 基本解释 1. 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 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的一种思想状态 详细解释 1. 信任。 《南史·范晔传》:“大将军府史 仲承祖 , 义...
全文
懂你的英语怎么写,念什么?
1个回答2024-02-23 01:04
[Understand you] 你可以把它拆成三部分 [under在下面] [stand站] [you你] 哈哈就是介样了~~~
什么信念是无敌的信念
4个回答2022-09-10 10:54
同意你的观点,我喜欢老子的上善若水,不过相比孔子的和,我更喜欢他仁的思想,就是仁爱之心,爱世界上的所有人。当然,佛家的无欲无求和向佛之心对人的欲望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终究觉得,人只有没有那么多的名利之心...
全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到底信念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17 19:38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在本...
全文
懂事的背后谁又懂的文案?
1个回答2024-03-07 21:33
懂事的背后谁又懂的文案?是逆境,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只要你还没有被逼过,你的潜力就有可能被埋没。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