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笑话的寓言

2024-01-18 23:47

多一些!
1个回答
--------------------------------------------------------------------------------



说明

这里的“世情”,指的是人世间的情状和包含的哲理。这部分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表现的是人情哲理。这类笑话,往往同时也是寓言,但它们与一般的寓言有一个不

同点,那就是能引人发笑。



我国先秦及稍后的典籍中的笑话多与寓言有密切关系,常常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作

的,可以看成是某种哲理的形象化的解释。



例如,下面选的《揠苗助长》,就是为了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的规

律,人要想促进事物的发展,只能遵循、利用这些规律,而不能违背它们。违背了客观规律

办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再比如《刻舟求剑》说明的是,客观情况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的,那么做事情就该根据变化的客观情况不断变化自己的做法,以适应新的情况。如果不顾

客观情况的变化,一味墨守成规,那是愚蠢的,而且不会取得成功。



这些寓言式的作品之所以又是很好的笑话,是因为它们住往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一种表

现手法,即把违背客观规律的、愚蠢的行为采用夸张的、生动形象而又十分直观的方式展现

在读者面前。



另一类作品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十分常见而且似乎十分普通的事情。这些事

情由于大家见得太多,又太平常,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其中可笑的地方。但是经过作者的叙述

和艺术加工,其中的笑料就一下子突现出来。这些事情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碰到过。这种

笑话往往看上去平平淡淡,欣赏起来却很耐人寻味。



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人,担心自己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高一点。拔完后,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了,赶

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先秦·孟轲《孟子》



改正错误

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对他说:“偷东西不是正派人的行为。”偷鸡的人

说:“那么我就改正这个错误,改为每月偷一只吧。”

















——先秦·孟轲《孟子》



浑沌开窍

南海之帝名叫倏,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浑沌。倏和忽经常到浑沌那里聚会,

浑沌待他们很好。倏和忽商量怎样报答浑沌的友情,他们说:“人们都有眼、耳、鼻、口七

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浑沌什么也没有,我们就试着为他凿开七窍吧。”于是他

们就为浑沌凿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第七天,七窍全凿通时,浑沌就死了。

















——先秦·庄周《庄子》



不能怪狗

杨朱的弟弟杨布穿着一件白衣服出门去。天下雨了,淋湿了他的衣服,他便脱下外面的

衣服,露出里面的黑衣服回家来。他的狗不认识他了,便对他狂吠。杨布大怒,就要打那只

狗。杨朱见了说道:“你不要打它,你也会这样。当初如果你的狗出门时是白的,回来时却

变成黑的了,难道你能不觉得奇怪吗?”

















——先秦·韩非《韩非子》



长生之术

燕国有个宾客,自称会长生不死的法术。于是燕王派了一个人去跟他学,打算学成后回

来教给自己。可是,派去的人还没来得及学,那个宾客就死了。燕王大怒,责怪派去的人学

得太慢,便狠狠地惩罚了他。

















——先秦·韩非《韩非子》



没工夫闲扯

郑地有个人去卖猪,天色已晚,也没卖出去,便急急忙忙地赶路回家。正在这时,有个

买主来问价钱,卖猪的人不耐烦地说道:“我回家的路很远,天又快黑了,哪有闲工夫和你

扯这个!”

















——先秦·韩非《韩非子》



馊主意

有个姑娘就要出嫁。别人对姑娘的父母说:“女儿出嫁后,不一定就能生儿子。所以平

日应该让她从婆家多偷些衣物、器具藏在外面,防备着一旦不生儿子,被婆家赶出来,生活

才会有着落。”



姑娘的父母觉得这个主意很对,便让女儿经常在外面藏私房钱。姑娘的公婆发现了这件

事,就说:“做了我家的媳妇,却又生外心,这样的媳妇怎么能要?”于是便把她休了。



姑娘的父母更加佩服给自己出主意的那个人有远见,便把女儿被休的事告诉了他,并认

为那人对自己很忠心,所以始终对他很好。

















——先秦·韩非《韩非子》



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不小心把佩剑落进了江里。他赶紧在船弦上刻下一道记号,说

道:“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驶到了对岸,停下来时,那人便按记号处跳下水

去寻找自己的剑。

















——先秦·吕不韦编《吕氏春秋》



富人赎尸

洧河的水很大,郑国有个富户家里有人掉进洧河淹死了,别人得到了死者的尸体。富人

听说后,来要求赎回尸体,而得到尸体的人要钱太多,所以事情没办成。



富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邓析,向他请教该怎么办。邓析说:



“你放心等着吧,别人肯定不会去买那尸体。”



这样一来,得到尸体的人犯愁了,便也去问邓析怎么办。邓析又说:“放心吧,那富人

一定不会去买别人的尸体。”

















——先秦·吕不韦编《吕氏春秋》



便宜了你

宋国有个人叫澄子,丢失了一件黑衣服。他在路上寻找,遇到一个妇女也穿着黑衣服,

便扯住不放,硬要拿人家的衣服,还说:“我丢的就是一件黑衣服!”



那妇女分辩道:“先生丢的衣服虽然是黑的,可我穿的这件确实是我自己的啊!”



澄子说:“你不如赶快把衣服给我。我丢的是一件黑夹袄,而你这一件只是单衣。用单

衣顶夹袄,难道还不便宜你了吗?”

















——先秦·吕不韦编《吕氏春秋》



狐假虎威

老虎捕捉各种野兽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我来做百兽的官

长,你吃了我就是违背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信,那我就在前面走,你跟在后面,看看野兽

们见了我敢不逃走吗?”老虎信以为真,便跟在狐狸后面走。野兽见了,纷纷逃走。老虎不

知道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呢。

















——先秦·佚名《战国策》



岭南女子

岭南之地,不论贫富人家,女子都不以针线纺织为本事,而是让她们干厨房里的活。擅

长煎炒烹炸的,才被人看作好女子。当地百姓在一起商议子女婚事时,常说:



“我女儿若论裁衣、补袄,一点儿也不会,但若摆弄起水蛇、黄鳝来,那可是一条胜似

一条的!”

















——宋·高怿《群居解颐》
相关问答
两个寓言古事的寓意(只要寓意和寓言题目,内容不要)
1个回答2024-02-21 16:19
题目:亡羊补牢 意: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题目:掩耳盗铃 意:自欺欺人
十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只要寓意,谢谢!
1个回答2024-01-22 09:32
《叼着肉的狗》:寓意--这只小狗太贪心了,已经拥有了最好的肉了,他却想要更多,结果两块肉都没有得到。这就是贪婪的下场。 失算的狐狸:聪明是好的,太多疑则有时候就会害了自己了。 断尾巴的狐狸:即...
全文
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相近的一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3-08 01:19
寓意:要认清自身条件和优势,如果盲目模仿别人,非但失去自身特色,还会招人们厌恶。 类似成语: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都可以。
驴子与农夫的寓意寓意寓意寓意寓意即如是寓意
1个回答2022-07-17 16:21
伊索说,这故事说明,许多人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好,却并不了解别人的生活同样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我们不妨说, 对待工作不要这山盼那山高。
三个有关兔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三个有关兔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9:05
1、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他正在田里耕地,突然, 有一只兔子,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全文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寓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1个回答2024-01-19 03:55
成语释义 解释: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 典故: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
全文
《古代寓言二则》学了这两则寓言,你认为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23:31
《古代寓言二则》学了这两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 寓言故事大多简短,却包含了深刻的思想,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寓言故事大多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翻译要短寓意要长
1个回答2024-01-27 23:58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 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
全文
什么是寓言?寓言有什么特点?寓言和童话有哪些异同?
1个回答2024-02-12 04:52
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训和哲理的简短故事 寓言的特点: (1)明确的寓意 (2)生动的比喻 (3)精炼的语言 寓言和童话的关系: 寓言和童话都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都比较广泛地...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