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国学孟子改过教案

2024-01-20 14:53

小班国学孟子改过教案
1个回答
、了解孟子的一些常识,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能背诵经典语段,积累一些经典诵读 3、在诵读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初步感悟并畅谈自己对“制民恒产”“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兴教育,明人伦”“开井田”等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熟读成诵,积累诵读方法,提高对经典文化的学习兴趣。 2、结合现实畅谈本文中孟子相关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1、知人论世,走进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 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王道”思想 在政治主张上,孟子提倡 “施仁政,行王道”,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孟子 提倡以人为本,以德为辅,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以教育为手段,重视对 人才的培养,反对战争。具体的措施包括:施“仁政”、开“井田”,“省刑罚,薄税敛”, 达到社会富裕,“民有恒产”,“五十衣帛,七十食肉”的理想社会,“使天下仕者,皆欲 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制时 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和见解,无疑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3、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有恒言,皆曰�6�7天下国家�6�8,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对待人民的事情要积极,“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6�7民 事不可缓也�6�8”,以此认识为基础,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要求统治者要爱惜臣民,争取人民的支持,要“与民偕乐”、“与民同乐”、“忧民之忧”, “使民有恒产”,“送生送死无憾”,指出只有得到人民支持的国家才是不可战胜的,“保 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诵读入韵,初步感知 (一)课件出示重点句段: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6�7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6�8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 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 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6�7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6�7周虽旧邦,其命惟新。�6�8文王之 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 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 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 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 (二)指导朗读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体会节奏感,韵律感) 4、指名读 5、男女对读 1、让学生简单说说选段的大概意思,教师点拨明确内容。2、以上选段体现了孟子哪些重要思想呢? (1)学生自由讨论并归纳 (2)教师点拨概括: 划分井田,公私兼顾,百姓和睦,社会安定。四、明史通今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以上观点中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两点谈谈你的看法以. 五、时事热点大讨论——漫谈“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1、当今社会的仇富心理 2、现实生活中的“富二代”现象(举例:李天一、郭美美VS 李嘉诚的儿子们,从 而引导学生认识个人奋斗的重要性) 3、富人财富捐赈,回馈社会现象(举例:比尔盖茨,陈光标,李嘉诚等) 4、推荐文章《“为富不仁”新解》(见后面附录) 六、背诵积累1、自由背诵 2、填空背诵 3、背诵接龙 七、课堂总结八、作业布置 书法展示:选你感兴趣的句子进行抄写(书法专用纸)。 九、附录:推荐文章《“为富不仁”新解》 汶川地震中,有人指责企业家王石关于赈灾为常态的说法:“公可跨世界之高山, 然则可跨汶川之一坟乎?道义不存而富,是为为富不仁也!”赈灾的义举体现了企业的 社会责任,也属于义商的传统,但是如果要求企业赈灾一定要采取某种特定的形式,善 款一定要达到某个标准,那也是强加于人。“为富不仁”原本是一个客观现象,并非绝对 是“道义不存而富”的同义语,当然,这需要对“为富不仁”进行新的解释,对企业家的
相关问答
幼儿园中班知错就改的小猴教案?
1个回答2024-01-20 23:55
活动目的: 1、知道诚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愿意做诚实的孩子。 2、初步具备是非辨别能力,懂得知错就改仍然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录像《狼来了》 2、场景布置:"小红的家"活动过...
全文
幼儿园中班知错就改的小猴教案
1个回答2024-01-26 04:03
活动目的:   1、知道诚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愿意做诚实的孩子。   2、初步具备是非辨别能力,懂得知错就改仍然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录像《狼来了》   2、场景布置:"小...
全文
寻仙里面孟以己的答案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8-18 18:56
自己慢慢琢磨
“孟光举案”
1个回答2024-02-29 04:18
  东汉时期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被人们视为妻子敬爱丈夫的典范。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故事讲的是东汉名士梁鸿家贫博学,与妻子孟光隐居在霸陵山中,后因事东出潼关...
全文
小小班主题教案《软软和我捉迷藏》教师指导教案修改意见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4 16:05
提供几篇主题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教案:防火知多少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
全文
中班主题教案《我和花儿玩游戏》以花为主题的中班教案
1个回答2024-01-25 20:10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 重点难点 讨论遇见陌生人时...
全文
中班语言教案:会有谁来住 中班教案语言教案
1个回答2024-02-20 05:14
会有谁来住 中班教案语言教案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
全文
孟柯改过勤学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4 19:57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
全文
小班语言教案:今天穿什么 小班语言教案
1个回答2024-01-24 21:56
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2、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普米课件:请你猜猜我是谁。...
全文
学前班小班英语教案
1个回答2024-01-27 09:22
就简单教下,1234****9的英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么说,学前班学生让她学多了,也记不住!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