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孔文子不耻下问这个故事

2024-01-20 17:00

要不多于10个字,要好的噢...拜托,星期3就要到我说了...要贴近主题,突出他的不耻下问的精神的... 要不多于10个字,要好的噢...拜托,星期3就要到我说了...要贴近主题,突出他的不耻下问的精神的 展开
1个回答
词 目 不耻下问

释 义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 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用 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近义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示 例 在学习上,我们要有~的精神。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造句: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
相关问答
请用孔子说的一句名言来概括孔子和儿童这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2:42
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
关于孔子的一个故事,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全文的内容!
1个回答2024-01-27 06:35
1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姿仔。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
全文
孔子的故事简要概括
1个回答2024-01-24 17:31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他说: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如何,只要交上束脩,都可以做他的学生。孔子一生思...
全文
孔子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1个回答2022-12-13 00:4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关于孔子的故事(50)子概括
1个回答2024-04-23 09:47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在现在河南江苏交界的地方)的贵族,如果再往远里说,他们还是殷代贵族的后代。孔子在临死的时候也曾说自已是殷人呢。 但是,到了孔子的前三四代,由于宋国统治集团的内部倾轧而逃到鲁国(...
全文
孔子因读书把书都翻破了,这个故事用一成语概括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24 18:40
韦编三绝 读书破万卷
急!在线等 几句话概括孔子的一生
1个回答2022-11-29 10:31
小,青年,中年,老年
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9:34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然而孔子认为:“余非生而知之者,(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全文
读了《孔子不耻下问》有什么感想?
1个回答2024-03-13 16:39
“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无论古今中外都有虚心求教的特质,他们吸取他人的优点来充实自己,使自己更优秀。孔子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能虚心向他人求教,不...
全文
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7:14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然而孔子认为:“余非生而知之者,(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