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温席和过庭之训哪个成语指父亲的教诲

2024-01-20 17:47

1个回答

是“过庭之训”。

“过庭之训”是指孔子在自家庭院教训儿子孔鲤,后用来泛指父亲对子女的教诲,也叫作“庭训”。

“黄香温席”是黄香侍奉父亲的故事,反映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细致、纯真的孝心,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

1、过庭之训的由来:这讲的是孔子和他儿子孔鲤的故事。

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

原文:(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2、黄香温席备首的由来: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龄正当九岁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次当炎则悔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仿盯数,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原文: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相关问答
黄香温席和过庭之训哪个指父亲的教诲
1个回答2024-02-09 02:49
过庭之训是指父亲的教诲 一、解释 过庭之训是指孔子在自家庭院教训儿子孔鲤,后用来泛指父亲对子女的教诲,也叫作“庭训”。 黄香温席是黄香侍奉父亲的故事,反映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
全文
黄香温席和过庭之训哪个成语喻指父亲的教诲
1个回答2023-12-15 05:10
黄香温席和过庭之训,过庭之训喻指父亲的教诲。 1、过庭之训的基本解释 经过厅堂时受到的教诲,古义旧指子女受父亲的教诲。指父亲对儿子的教诲。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说的是父亲在庭院里散...
全文
以下哪个成语喻指父亲的教诲 黄香温席 过庭之训
2个回答2023-12-05 22:40
过庭之训喻指父亲的教诲 “过庭之训”是指孔子在自家庭院教训儿子孔鲤,后用来泛指父亲对子女的教诲,也叫作“庭训”。 “黄香温席”是黄香侍奉父亲的故事,反映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细致...
全文
黄香温席的故事,我想对黄香说?
1个回答2024-03-04 04:03
黄香,从您给父亲温席中,我觉得您是一位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我要向您学习这种好品质!
黄香温席的故事,我想对黄香说?
1个回答2024-03-13 15:40
黄香,从您给父亲温席中,我觉得您是一位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我要向您学习这种好品质!
黄香温席的故事,我想对黄香说?
1个回答2024-03-15 12:51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当时正好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
全文
黄香温席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22 05:34
黄香温席是一个历史故事。 【黄香简介】: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
全文
黄香温席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06 13:36
要孝顺父母孝顺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黄香温席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0:29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
全文
黄香温席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6:38
以前有个叫黄香的人是个大孝子,夏天天热的时候就用扇子把草席扇凉让父母睡觉,冬天天冷的时候就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子捂热。是“二十四孝”之一。 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