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吴王夫差的成语

2024-01-22 23:04

1个回答

成语是【如火如荼】 夫差就是阖闾(hé lǘ)的儿子,即吴王夫差. 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 【解释】: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出自】:《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示例】:报纸上的~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 ◎巴金《家》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典故】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头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 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 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得简直就深不可测; 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 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 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 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 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

相关问答
吴王夫差的典故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1:51
1、吴越两国因为相邻,彼此讨伐,都想吞并对方壮大自己。勾践打败了吴国,吴国君王战败而死,吴王夫差又打败了勾践。勾践被困在会稽决定投降。 2、夫差竟然骄傲自大认为自己超越了父亲的能力,把越国打败了,...
全文
形容吴王夫差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1 00:59
夫差——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解释】: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古吴国国王夫差女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7:19
据考证,吴王夫差有三个女儿,她们是:琼姬、胜玉(滕玉)姬、紫玉姬l。《姑苏志》记载:琼姬墓,夫差女也,与夫差墓相近。高季迪、徐幼文均有诗,附录于此。季迪云: 梦别芙蓉殿头,堕钗零落谁收? 土昏清镜忘...
全文
吴王夫差和西施之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37
吴王夫差和西施 夫差好色,拥有妃嫔美人无数。西施出生农家,在越国农村做一为浣纱女,与世无争。然而正是由于西施的美貌,牵引着她来到了国都宫殿,卷入了权力争斗的旋涡里。 夫差剧照 西施天生...
全文
西施没给吴王夫差生孩子吗?
1个回答2024-01-20 17:20
西施被送入吴宫取悦吴王夫差有政治背景,目的是使其迷惑忘政。由于西施的使命是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当然不可能为夫差生孩子啦。
谁知道吴王夫差的私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3-09 15:05
木渎与苏州城相距14千米,而城市的年龄却与苏州相同。木渎地名的来历据说与美女西施有关。 吴王夫差意外地得到西施,便不遗余力地博美人欢心,为了建馆娃宫,运木材把河道都阻塞了,所谓木塞于渎,故得名木渎。 ...
全文
吴王夫差与西施的故事介绍 夫差为什么不杀勾践
1个回答2022-12-13 05:16
听说是西施的原因啊
吴王夫差为什么要放过越王勾践?
1个回答2023-03-15 08:35
因为太宰伯嚭,,,
吴王夫差一伍子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4:06
伍子胥是楚国人,因牵涉宫廷斗争 受到迫害,父兄被楚王杀害,惨遭灭族。伍子胥忍辱负重,一心想复仇,辗转逃亡至吴国,在集市上吹奏乐器,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寻找可以合作灭楚的君主。经过观察他发现吴国的公子光有...
全文
吴王夫差不听忠言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06 22:58
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忠言亡国 伍子胥是楚国人,因牵涉宫廷斗争 受到迫害,父兄被楚王杀害,惨遭灭族。伍子胥忍辱负重,一心想复仇,辗转逃亡至吴国,在集市上吹奏乐器,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寻找可以合作灭楚的君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