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上一句是什么?

2024-01-22 19:22

1个回答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此句出自: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的《幼学琼林・卷二・师生》原文: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回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日束修。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首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译文:东汉的马融设帐授徒,前面教导弟子,后面却有女乐为伴;孔子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了三千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形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做“设帐”,又叫“振铎”;谦称自己设立教馆讲学叫做“糊口”,又叫“舌耕”。家塾教师叫做“西宾”,教师的座席叫做“函丈”;在家里教学叫做“家塾”,给教师的学费叫做“束��”。“桃李在公门”,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累累;“苜蓿长阑干”,是形容教师的俸禄少,饮食很差。“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强过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传,世人称他是“当世儒宗”。“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勤,“立雪程门”,是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琼林本来以陈姓为主,明代时开基主陈十七郎入赘蔡家,子嗣繁衍后,少数的陈姓也就搬迁他处,蔡家遂成为琼林的单姓,几代下来,蔡氏子孙众多,人才备出,成为金门地方上相当有名望的大族后,便开始建造家庙。六世以后蔡氏逐渐分房分派,只要其中有各房各派的人中进士,就建造一座宗祠。但不论有无讨得功名者,都得祭拜蔡十七郎,因此十七郎所住的屋厝也就改建为家庙。琼林原名平林,由美人山双乳峰俯瞰此地,则呈现一片森林,故起名为“平林”。琼林在明、清两代人才辈出,一里之地,出了进士六人、举人七人、贡生十五人,武将六人,文臣武将人才辈出,并以忠孝廉节事迹多著称,澎湖第一位进士蔡廷兰即是祖籍琼林。由于明代前后出了三位进士:蔡贵易、蔡献臣、蔡守愚,于是福建巡抚就上奏熹宗,熹宗遂特颁“御赐里名琼林”匾,平林自此改称“琼林”。就连澎湖惟一的进士蔡廷兰也是从琼林分房出来的。相传蔡廷兰才华足堪为进士,可是连年都考不上,于是有人认为是廷兰每次路过金门时皆未祭祖。忘本弃祖本来就是不对,后来廷兰便前来祭拜家庙,结果当年就考取了。金门原属福建同安县,因此他们就从同安请保生大帝做地缘性的守护神。琼林这个村落是属于单姓聚落,因此他们的凝聚中心与台湾不同,并不用同安县守护神作为凝聚的中心,而是以血缘性作为小区村落的结合中心。琼林的四甲地上蔡姓大族大大小小的家庙共有九座之多,以血缘关系作为结合凝聚的力量可见一斑。

相关问答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青和蓝分别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22:36
这句话出自于荀子的《劝学》,青是一种颜料,而蓝是一种叫蓝草的植物。这句话其实说的,也就是本来你是从他那里学习东西,最后反而你比他更厉害了。 1、学生比老师厉害其实是经常出现的。 其实,关于...
全文
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句话的典故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2-02 02:3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本名叫荀况,又叫荀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杰出代表。 他把一生研究的成果,都保留在他的著作《荀子》这本书里,系统地反映了他...
全文
成语“青出于蓝胜于蓝”出自( )
1个回答2024-01-22 18:22
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2 14:0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_成语解释 【拼音】: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释义】: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
全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13:26
北魏时期,有个叫李谧的文人学习非常用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有一天,他的老师觉得自己教不了他,决定给他推荐一个更加优秀的老师——孔璠。李谧在十八岁时才去拜孔璠为师,经过交谈,孔璠觉得这个学生不错,就把他...
全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05 05:3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最先出自荀子的《劝学》,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青:靛青...
全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7 14:3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青:靛青,深蓝色的染料。蓝:蓼蓝,草名,用作蓝色染料。原意为靛青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扩展阅读: “青出于...
全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代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20:57
众所周知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但他们的成就都不如身居篮球天堂-NBA的儿子。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
全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要古文翻译,要以现代人的口吻来译!1
1个回答2024-02-13 20:37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 解 释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出 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
全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5 06:24
1、李谧和孔璠 李谧在十八岁那年才去拜孔璠为师,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有一次孔璠遇到一个问题,想了半天想不明白,于是向李谧请教。老朋友和孔璠开玩笑:“你向自己的学生请教,就不怕别人笑话?”孔璠坦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