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教育孩子有怎样的计划

2024-01-23 04:47

1个回答
  现在的父母对于一个孩子的出生与成长,大多数是有计划和安排的。那么?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计划
  1、培养健康宝宝的计划

  孩子在新生儿时期,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各种预防接种或这时期容易出现的感染疾病要预防,要准备好各种相关资料,或上医院检查健康等。而各种锻炼孩子体能的游戏活动,也可归纳在计划之中。

  2、以长、短期为单位的计划

  订计划,可以将要做的事简单写在备忘录上,可以橡埋作为1个月甚至几年内的中长期计划来施行。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可另行安排周末、假日的特别计划。

  3、以度假或旅行为目标的计划

  “今年春天去赏花、夏天去海边戏水、秋天去赏枫”等等,按季节和季度活动来给孩子做不同的计划,敬如碧除了静态的学习,别忘了小小的外出旅游体验,带给孩子的 *** 比什么都大。幼儿常去公园玩,也是一种良好学习体验。

  ■想要培育喜爱大自然与音乐的孩子

  不要把我们所提的“计划”想象成多么困难严肃的事,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心愿”而已。例如这个模拟的希望“想要培育喜爱大自然与音乐的孩子”时,该怎么做呢?

  我们请教了一位教师妈妈崔老师,她有一个14个月大的女儿,她这么计划著:

  1、6岁以前让她学会拼音:崔老师认为只要语言能力增加,孩子就会自行向外吸收新的知识,思考能力也会剧增,所以入学前希望她能学会汉语拼音,打算先从家里的每样物品上贴著名词标签开始,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去活记辨认。这也是很多妈妈身体力行的教育方式之一。

  2、让她学会一种乐器:把音乐或绘本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常听音乐或直接学习某种乐器都好,用音乐的陶冶来培养丰富的感受。

  3、希望她健康又喜欢运动:由于现在的孩子都住高楼大厦,运动量明显的不足,而且饮食也较油腻,体能不如外表看起来的白胖来得好,因此打算从现在她正学走稳跑步时,固定带她去散步,从小锻炼体力让身体健康,成为充满活力的孩子。

  4、希望她多接近大自然:随着季节的变换带着她外出,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感觉与视觉上的变化。但是接近大自然也可以从家里楼下的树木,或是和孩子一起种植各种小盆栽开始,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5、为她制作充满回忆的相本:虽然大部分的父母都会为孩子拍照,但是崔老师希望随着女儿各方面的成长与变化,以故事书的生活化方式来拍摄整理,好让幼儿期能有完整的回忆记录。

  ■让孩子成为计划中的主人

  1、让孩子也参与计划的安排

  孩子年纪还小没有完整表达语言的能力,但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喜好时,父母就该征求孩子的“想法”,而不要一味的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训练亮举孩子从小就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

  2、协助孩子完成计划内容

  和孩子一起完成计划的安排后,父母要扮演从旁协助的指导者,而非完成计划的主导者,一切以孩子的自身能力和步调来决定“进度”。而父母要做的只是把所处周围的环境布置成适合推动你们计划的空间。

  3、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赞美孩子

  如果孩子自己决定要做的事能有好的结果,当然值得赞美。但即使决定的内容效果不理想,也要鼓励孩子把一件事情完成。

  ■彻底执行计划的方法

  制订一个计划并不难,如何按时去执行计划才困难,因此为了能具体落实,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提醒自己。

  1、把计划记录下来

  把想要实现的计划做成记录表,或制作成档案夹分类整理,并将相关资料收集在一起,就可一目了然并随时提醒自己,并且因较有正式感而会下定决心去做。

  2、把计划表或档案夹放在明显之处

  做成的计划档案,不要将其束之高阁,而应把它放在常去、常用的地方。像短时间内要做的计划,不妨写下贴在冰箱上或者儿童房的门上,以孩子也能看得到的高度为原则,像是个备忘录般提醒大家。

  3、定期评量计划结果

  给这项育儿教育计划一个“评量表”,以每日或每周为一个单位来评量,检查计划内容的实践程度或孩子的表现等等,以贴纸或彩色笔来标注成果,也让孩子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件事的荣誉感。
  家庭内育儿教育计划的3项优点
  1、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机会

  只要建立起育儿教育计划,父母会为了实践计划内容而下功夫。与计划相关的情报资讯,也会因此特别关注并提供给孩子吸收,经过这个过程的用心,父母更会配合孩子的成长,来给予适宜的生长教育环境,这正是启发孩子能力发展的最佳环境。

  2、让生活中注入“紧张感”

  平时如果没有计划好“未来”的目标,平常每天只会与孩子一起反复过著散漫的日子。但是如果有必须要执行的事也就不易怠惰,为了实现计划内容,也会警惕自己收敛那种“慢慢来”的心态,而增添一些紧张感,也为生活注入活力元素。

  3、生活会变得充满安定感

  不妨想象一下孩子四五年以后的模样吧!趁孩子还小,就从现在起计划一下他入学前该成为什么样的学龄儿童。有了教育计划为前提,生活也会因内心的想法而变得更为踏实。
  家庭教育计划的注意事项
  1、考虑孩子的能力

  如果要孩子在语言、才艺、体能上有所发展,首先应该考虑把握孩子现阶段的能力,但大多数的父母一般会以希望孩子能达成哪种“程度”来作为计划目标。但对于幼儿来说,不论是年龄、心智,还是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的能力都有限,甚至还要考虑孩子的健康状况与体力问题,这些都是比如何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达到某种水准还应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针对孩子状态来决定学习进度,最后才确定如何让孩子进行具体的学习内容等细节。

  2、考虑经济能力

  育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计划安排孩子的教育前,应按家庭经济能力来衡量。如果计划著每个月都能带孩子去旅行,或者让孩子进入幼儿园还是参加才艺班,都要相当的花费。因此若以现行的收入是否能有足够比例来分配,须仔细考虑。

  3、建立有连贯性的计划

  育儿也是有流行风潮的,像是奶粉中添加了从DHA到益菌寡糖的成分,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流行”。当你在计划有效率的育儿企划时,不要盲目追求时下的风潮,东学一种西学一种,不但给自己和孩子压力,也造成学习不连贯。只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孩子在不断地成长,学得开心,以针对孩子个别的情况来安排,就是最好的育儿方式。

  4、实行过程中随时修正不适合的计划内容

  通常在不知不觉的育儿过程中,便造就了一个孩子的雏形,即使你有心制定育儿计划,实际执行起来也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内容,但往往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继续著错误的教育方式。因此,育儿计划不是像宪法大纲那般无法更改,应边实行边观察孩子的状况,如有不当都可做适当的修正,才会是个实用的计划。

1.怎样教育孩子的方法

2.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3.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4.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5.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相关问答
如何教育孩子合理花钱,有计划花钱?
1个回答2024-01-21 02:05
金钱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财务健康至关重要。通过让孩子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钱,他们可以发展出聪明的消费和型迟储蓄习惯,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帮助家长给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建议。 给孩子...
全文
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计划
1个回答2024-03-16 13:35
对于教育孩子的计划。 首先,尽早进行细致规划。   规划的时间应该尽可能地提前,比如在选择配偶时就要考虑对方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爸爸、好妈妈;要为孩子的出生准备稳定、安全、温馨的成长空间;要较早地思...
全文
教育孩子的计划
1个回答2024-03-04 06:51
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所以作为家长来讲,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的计划怎样写
1个回答2024-03-07 03:08
一、身教重于言传。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自我形象、威信尊严、思想品德、...
全文
对孩子教育有怎样计划
1个回答2024-03-11 07:46
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
全文
教育孩子的计划是么
1个回答2024-05-05 11:26
首先是设定目标,比如大的目标,学习方面、做人方面、爱好方面等等,然后大体分解到每年、每月有哪些目标,有了目标才能设定计划和相应的措施,然后这些计划需要和孩子协商,看看他的态度和喜好,不能强压式,对孩子...
全文
教育孩子计划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20 22:25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书籍。作者为明代袁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命中本无功名长寿却...
全文
对教育孩子有怎样的计划
1个回答2024-04-08 11:05
  ?还不知道怎么样教育孩子?还没有教育孩子的计划?那你家out啦,赶紧跟学习怎么样有计划的教育孩子吧,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对教育孩子的计划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对教育孩子的计划一、指导思...
全文
保育员的月计划和周计划是怎样做的
1个回答2024-03-11 02:47
一、 做好班内的卫生消毒工作 二、 做好幼儿的安全护理工作 三、 做好一日生活常规的加强工作 四、 做好配合班中的老师搞好各项活动的工作 周计划   第一周:①手工制作:折纸 ②游戏:我是谁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