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的轶事典故

2024-01-23 06:51

1个回答

胡适与鲁迅曾论证出《西游记》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沈承庆遗作《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史学界对此尚有争议。
李春芳少时曾在江苏华阳洞读书,故又号“华阳洞主人”。《西游记》第95回有一首诗:“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沈先生发现,这首诗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迹”,与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相一致。
胡适与鲁迅主张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根据是明天启间《淮安府志》。经沈先生考证,吴承恩写的是《西湖记》,而不是《西游记》。 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写的 《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
一是奉亲养老,“公既归,则角巾私第,岁时伏腊,群诸子姓,绯衣蟒玉,奉觞尊人前寿。”归乡后,父母身体尚好,李春芳得以服侍将近十年,逢年过节或者父母生日,李春芳“率诸子姓次第上寿,二尊人顾而色喜”。隆庆皇帝颁给李春芳的《归田敕》里有一句“展至乐于家庭”,这一点李春芳做得很好。《明史》里也说:“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
二是交友论道, “从里中鸿生巨儒及诸后生讲论道艺”,与一些老朋友 “欢续旧游”。李春芳的 《贻安堂集》里有很多文章和诗歌反映出这样的交往,如 《夏日同诸会丈燕集墀石刘丈草堂》等。刘墀石就是宗臣《报刘一丈书》中的刘一丈,宗臣的父亲宗周与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同年进士,交往也很多。此外,还有解宋、袁怀堂、陆西星等人, 《贻安堂集》以及 《兴化县新志》里都有提及。归乡后的十几年,李春芳还为兴化以及周边州县写了不少文章,如 《重修范文正公祠堂记》、 《重修烟雨楼记》、 《重修泰兴县儒学记》等等,有些文章里提到泰州与兴化的关系: “海陵去吾兴百里而遥,风气习尚大相类也。士人尚廉耻之行,闾阎敦简朴之风,而人生其间,往往多寿”;提到高邮交通的发达: “夫邮四通九达之逵也,凡吴楚闽越转输筐篚之贾,朝觐聘问之使,南北交驰无虚晷”,至今,这些文读起来也很有趣味。
三是关心民事,“间或婆娑里社从三老问年穰匮”。尽管曾经贵为首辅,但归乡后李春芳很快融入民间,除了关注年岁丰歉之外,对地方的风俗教化也很重视。目睹当时兴化弃礼相凌、纵情自侈的奢靡现象,李春芳亲订《乡约事宜》,从婚嫁、丧礼、序齿、称呼、寿诞、相见、分资、柬帖等方面,订立了一些让乡人遵守的条款,希望能够 “回风俗之一端”。此外,兴化县志里还有李春芳赠送《杜氏通典》、《十三经注疏》、《性理》等书籍给县学的记载。“由状元为执政,冯京不愧乎科名;以宰相而养亲,王漙见容于当世。古称盛事,今乃兼之”,这是《归田敕》里对李春芳致仕的评价。王锡爵《太师李文定公传》里也对李春芳这种优游林泉、巢云终老、“不复知人间事”的生活态度很欣赏,认为李春芳“可谓功名成全,孤标寡耦矣”。 明万历初期,李春芳已居林下,闻时政乖舛,每燕居窃叹而不言。某日,适登金山,有感而发,赋诗云:  谁将一卷石,点破波心碧。  如彼浮云起,太虚生障隔。  我欲遣天丁,铲此块然迹。  顿令如掌平,悠悠无喘激。  明晚期,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亦游金山,观其诗赞不绝口,遂提笔手书,后被勒石壁间。过客传诵,为金鳌题咏第一。

相关问答
李春芳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6:43
胡适与鲁迅曾论证出《西游记》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沈承庆遗作《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史学界对...
全文
何其芳的人物轶事
1个回答2024-04-24 00:46
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国文老师将“永”改为“其”,成为何其芳。这一字之改,使名字大放光彩,由一个十分俗气的名字,变成一个内涵隽永的美名。将“永”改为“其”名字起了两大变化:一是...
全文
焦芳的人物轶事
1个回答2024-01-27 19:46
焦芳的一生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但此人却被后人认为不学无术。还在他当编修时,一次大学士万安和人闲聊,曾说过一句“不学如芳,亦学士乎”。意思是说,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之人,也想当学士吗?后...
全文
梅兰芳轶事
1个回答2024-02-18 11:13
梅兰芳,上世纪最著名的京剧演员之一。 梅兰芳成名很早,男子演女子,比女子还像女子,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有道是:“梅兰芳的棒,尚小云的样,程砚秋的唱,荀惠生的浪”。 梅兰芳的唱,念,做,...
全文
李辅国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0 22:32
唐肃宗继位后,唐玄宗当了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一天,久雨初晴,玄宗到了勤政楼。楼下的市民和来往行人,见到了玄宗,流着欢喜的眼泪,高呼万岁,声音惊天动地。当时肃宗正生病,李辅国上奏,诬陷说:这都是九...
全文
李坧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2 11:33
纯宗李坧幼年因被宫女下毒暗害,所以身体受到损害,不能生子(亦有天生不能生育的说法)。即位后立弟弟李垠为皇太子,日韩合并后降为李王世子。
李叔同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1 02:26
弘一法师出家后,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内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容发出新嫩的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
全文
李泰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2-18 11:28
贞观中,唐太宗把在长安城东南部,曲江南岸一带的原隋朝离宫芙蓉园赐给了儿子李泰,此园“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园中“广厦修廊,连亘屈曲,其地延袤爽垲,跨带原隰,又有修竹茂林,绿被冈阜,东坂下有凉堂...
全文
李密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2-10 05:24
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招降纳叛,急于稳定人心,他聘李密为主簿,李密力辞不受。邓艾集团的骄横已经让他胆寒。邓艾初入成都时是“蜀人称焉”,结果却是蜀人“有识者笑之”。晋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诏征...
全文
李政道的人物轶事
1个回答2024-02-27 02:26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新增)的本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