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作文:脍炙人口作文

2024-01-23 15:54

1个回答
题目: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 炙是烤肉。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 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 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 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 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来人们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相关问答
脍炙的成语脍炙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07:43
脍炙的成语有:脍炙人口,莼羹鲈脍,炙肤皲足。 脍炙的成语有:莼羹鲈脍,流脍人口,热可炙手。2:注音是、ㄎㄨㄞ_ㄓ_。3:结构是、脍(左右结构)炙(上下结构)。4:拼音是、kuàizhì。 脍炙的...
全文
脍炙人口的脍炙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10 21:47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指两种人们爱吃的肉类。“脍炙人口”原本是指美味人人爱吃,后面用来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脍”指的是切细的肉,“炙”指的是烤熟的肉。“脍炙人口”有关典故最早出自战国·...
全文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4 13:00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和炙都是指人们爱吃的食物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8 17:47
  脍:切细切薄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
全文
“脍炙人口”的“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8 21:00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脍炙人口中脍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19 04:01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有脍炙人口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03:24
脍炙人口 【拼 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解 释】: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出 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全文
西游记中哪些故事脍炙人口?
1个回答2024-03-05 16:18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21:49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
全文
大家说说脍炙人口的儿歌!
1个回答2024-03-11 06:12
黑黝黑有拔萝卜~ 黑黝黑有拔萝卜~ 黑黝黑有拔萝卜~ 老爷爷来帮忙, 黑黝黑有拔萝卜~ 黑黝黑有拔萝卜~ 呃..........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