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和"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2024-01-24 01:58

1个回答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1.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尤为重要。例如: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又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有部分受到过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三个同学在踢足球,有2个女孩在跳绳,有4个同学在做气象观察等等。让儿童感受上学后自己也将融入学校生活,也将参加学习活动,同时也体会到各种活动需要多少人共同参与。接着再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教学活动,深切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这样可以更好的增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我针对学习内容,编排了一些游戏、故事,例如:在上《6和7的加减法》时,先用课件演示出一副美丽的郊外园,告诉学生:“秋天到了,图画里秀丽的乡村风光多美丽啊!老师带领大家和图画里的小朋友一块玩玩,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孩子的强烈的表现欲望油然面生,学习情绪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去计算一下金鱼缸(长方体的)、纸板苹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去购物。教学了“认识时间”后,布置学生:①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②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安排表。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可让学生到校园外观察,找一找生活环境的那些地方运用到轴对称图形。在上完《分类》一课后,布置学生到商店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小书包、小房间整理好,这样,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学科特点: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抽象性。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2)严密的逻辑性。数学的概念、法则等叙述要精确严密,结论要经过严密的论证;(3)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周岁至十二周岁,在心理学称为学龄初期。这时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1)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分辨不清;爱动、好问,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等。(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



两者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形成了矛盾的对立。主要表现在A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B数学知识的严密性与小学生对事物理解的简单化C数学知识应用广泛性与小学生接触生活实际狭窄。解决这些矛盾一般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1)要按照儿童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所以要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必须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感性材料的一种主要途径。(2)要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要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些概念,可以用描述代定义,或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而不下严格的定义;但必须注意与严格定义不能矛盾。对于一些法则、运算性质等,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或利用已有知识加以说明,不进行论证,但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又要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3)要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数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小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还很少,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多,不可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的概念;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问答
如何学习贯彻《准则》,《条例》
1个回答2024-02-16 06:30
一是要抓好学习教育,做到知行合一。采取个人学习和支部学习相结合,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和每名干警的具体职责开展学习,学深、学透,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认真对照新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审视...
全文
如何学习贯彻《条例》和《准则》
1个回答2024-02-18 16:02
一是要抓好学习教育,做到知行合一。采取个人学习和支部学习相结合,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和每名干警的具体职责开展学习,学深、学透,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认真对照新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审视自...
全文
举例说明什么叫大彻大悟?
1个回答2024-03-04 16:19
大彻大悟 读音:dà chè dà wù 注释:形容彻底醒悟。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编》第四回:“到这时候,我仿佛大彻大悟了不是?” 范例: 这一回,得看你是不是~,决心离开...
全文
科学家为什么会喜欢上科学?举例说明
1个回答2024-01-20 11:54
是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而喜欢上科学的.比如牛顿,他就是因为被苹果砸到,才会去想为什么苹果会下来,也才有了万有引力的这一学说.
如何学习和贯彻党章
1个回答2022-12-25 00:22
先认真学习,然后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举几个动物学习行为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04 19:58
比如动物的防御行为就是它们的先天行为:在遇到危险时,鹿尾会垂直不动,这表示周围有值得注意的异常情况.平时在宁静的环境中,鹿尾总在不停的摆动着;非洲豹快速追捕瞪羚时,瞪羚在全力奔跑一阵后,会突然停...
全文
英语学习与音乐的关系? 举例?
1个回答2024-02-18 13:30
我为了唱英文歌,不得不背歌词。有一些需要连读的句子,唱出来会比较快,为了跟上节拍,只能努力学好一点了。 既提高了口语,也会唱歌喽~ 这样算不算呢?
普通党如何贯彻《条例》《准则》
1个回答2024-03-03 09:15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应该认真学习《条例》和《准则》,把《条例》和《准则》作为一面镜子始终检查自己的行为,这是一项政治任务,马虎不得,使自己的党性不断得到升华。
贯穿和贯彻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3个回答2023-01-23 00:25
贯穿指通达,贯通;贯彻指完全地、饱满地将某理论、某计划付诸于实实在在的有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