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知足常乐的例子有哪些?

2024-01-24 11:43

1个回答
[导读]:词目:知足常乐 拼音:zhī z chng l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   词目:知足常乐   拼音:zhī zú cháng lè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本意:知识足够了,就会经常(长久)地快乐。   浅意:知道满足,就会快乐。   很多人把知足常乐仅仅理解为,知道满足总是快乐的。把快乐定义在所得到和满足的欲望上,片面的定义了知足常乐的含义,比较消极和安于现状,这样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其实是不能够长久的。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充足的知识和无比的智慧,把快乐建立在对事物通透的认识和理解上,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无穷欲望带来的后果,及时终止自己的欲望而免遭损失和灾难,只有这样才会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快乐(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而不是把快乐定义在所得到和所满足的欲望上。   墨子曰:知止,则日进无疆。隋朝中文子王通:大智知止,小智唯谋。孔子《大学》:知止而后有定 。魏·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便是其印证。   即使在现代汉语中,知道也是在知识的范畴之内。知识的解释已经包含了知道,它本身就是知识的一部分。知道的本意就是指知识,是一种认知水平!   知足常乐的例子   话说张果老成仙自以后,每日家在民间寻访度化。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口,看见一对年老的夫妇在摆摊卖水。于是他就走上前去,借买水的时候跟老夫妻搭话。   张果老就告诉他们说,在你们村旁的山顶上有一块形状非常像猴儿的石头。石头旁边有三个泉眼。现在三个泉眼都被灰尘堵上了。你们明天去山上把灰尘都清理出来,泉眼就会自动流出有酒味的水来。又给他们一个葫芦,说就把这个葫芦装满就可以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夫妻两个就爬上山去。找到了张果老说的那块石头,打扫净了泉眼,看见果然有水流出来。舀一点尝尝果然是酒味。老夫妻两个大喜,装了一葫芦就回去卖了,恰好能卖一天。   他们两个就这样天天上山装酒回来卖。日子过得渐渐好起来。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张果老又来到这个地方。   张果老听后,摇头叹息,念出一绝: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飘飘然去了。   从此以后,山上的泉眼就枯涸了,再也没有水酒涌出来了。   听老公讲完这个故事后,忍不住想笑。笑的是像顺口溜一样的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这么通俗,有种滑稽的味道。但是居然十分有力量,直通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   这个故事像极了普希金的《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也不是普希金的原创,而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不得不惊奇于二者的相似。可见,人们都用积极进取来互相激励,又用知足常乐来自我反省和相互劝慰。这一对互相矛盾的范畴是永恒存在的。只是不同民族的人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而不同阶层的人又是用不同的方式来交流的。
相关问答
知足常乐的例子或不知足常乐的例子,最好是大家都熟悉的
1个回答2024-02-24 19:15
知足常乐 拼音:zhī z chng l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全文
知足常乐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23 23:45
普希金童话《渔夫与金鱼》      因为渔夫的老婆贪得无厌,所以最后所有从金鱼那里得来的东西都化空。     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贪心。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寄情山水,...
全文
知足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1-22 03:11
塞翁失马的故事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
全文
关于学然后知不足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13 12:12
1、鲁迅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每当读书读到夜...
全文
读书足以长才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2-29 07:23
1、苏秦 战国时期的苏秦,虽然他有雄心壮志,但是由于他学识浅薄,于是造成他跑了许多地方最后都得不到重用。再后来他下定决心要发奋读书,有时他读书读到深夜的时候,实在是感到疲倦、快要打盹的时候,他就...
全文
知足常乐的名人例子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3-04 19:21
知足常乐的名人例子如下: 1、唐伯虎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 2、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 3、苏轼的豁达乐观令世...
全文
知足常乐的名人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1 03:39
知足常乐名人事例: 1、唐伯虎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 2、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 3、苏轼的豁达乐观令世人感...
全文
不知足常乐的名人例子?
1个回答2024-03-15 09:35
塞翁失马的故事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
全文
关于不知足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22 18:06
1、韩干纯高画马 韩干是唐代画家,尤以画马最为著名,和曹霸齐名。他原来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酒店紧靠大道,酒店门口,拴满饮酒客人的坐骑。他抓紧干活的空隙,用一根竹枝代笔,在泥地上练习基本功,勾勒马...
全文
知足常乐的名人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02 03:47
知足常乐的名人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1、唐伯虎与团枯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 2、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 3、苏此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