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有关对话的故事

2024-01-24 14:29

祁黄羊有关对话的故事
1个回答

摘自《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问祁黄羊》(又名《祁黄羊去私》)原文如下: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军事长官),其谁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翻译: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胜任.”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并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解狐称职.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祁午称职.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推荐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背景:

祁黄羊,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

祁午,祁黄羊之子.在祁黄羊去世后接替了父亲的职位.

晋平公,在位22年,留下许多人物轶事与典故.

解狐,祁黄羊的杀父仇人.为人同样公私分明.

相关问答
祁黄羊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8:02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
全文
祁黄羊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4:56
祁奚荐贤 祁奚请求退休。晋侯公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侯公征求意见,祁奚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正当此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了。晋侯公又问:“谁可接任?”祁...
全文
9祁黄羊的人物介绍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3-17 10:34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
全文
祁黄羊的生平简介
1个回答2024-05-14 02:21
祁奚(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本晋公族...
全文
祁黄羊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3:04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晋国国君悼公决定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统领驾驭战车的士兵。   几年后,祁黄羊要告老退休,便请求晋悼公准...
全文
祁黄羊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1:14
我就找到这一个: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
全文
祁黄羊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0:24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
全文
什么的祁黄羊?
1个回答2024-02-02 01:53
  向左转|向右转
关于祁黄羊
1个回答2024-01-30 14:51
祁奚(前620--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
全文
关于祁黄羊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03:35
任人唯贤 黄羊举贤 祁奚请老 祁奚荐贤 忠公体国 急公好义 公而忘私 祁奚(前620--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