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不怕输的事例,一百字左右

2024-01-25 14:59

1个回答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

一出: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属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

二出: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

三出: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

四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 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

五出: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

六出: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
相关问答
举不怕输的事例,一百字左右
3个回答2023-12-19 01:55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 一出: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
全文
什么人因思考什么变成什么名人的事例,一百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5-10 06:41
牛顿因思考“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成了科学巨人。 有天傍晚,牛顿向后院的苹果园走去。园子里树上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被风吹落。“咦!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 牛顿经过了...
全文
名人事例+事例后评论(一个,一两百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3-25 06:35
1.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
全文
情商举例 一百字左右,要带具体事例
1个回答2023-10-31 15:12
游戏挫折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阳光普照的公园里,许多小孩正在快乐地游戏,其中一个小孩不知绊到了什么东西,突然摔倒了,并开始哭泣。这时,旁边有一位小女孩立即跑过来,别人都以为这个辩乎小女孩会伸手...
全文
关于因写错别字,读错字因而发生的笑话或事例。一百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2-11 23:52
1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
全文
关于因写错别字,读错字因而发生的笑话或事例。一百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2-09 22:27
1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
全文
不畏强权的事例一百字左右谢谢。
1个回答2024-04-22 15:20
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
全文
关于父母爱自己的一个事例作文三百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1-21 00:11
父母对我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无处不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冬天我生病了,他们对我的悉心照毁配顾。 那天晚上,我突然被冷醒了,看看手表才是凌晨三点多,便躺下睡了,可是我的额头...
全文
列文虎的事例一百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4-15 20:09
列文虎克是荷兰人。他出生在一个非常穷苦的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因无钱治病,早早地去世了。在童年时代,他为了维持生活,便到处流浪奔波。在16岁那年,他到一家杂货店里当学徒,一天干12小时的活,天...
全文
从举左手举右手说起
1个回答2024-01-20 19:04
举左手举右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教育案例,大概讲的是:一次课上,一个孩子举手起来背诵《静夜思》,但是孩子没有背出来,课后老师质疑孩子不会背怎么还举手,孩子说:“其他同学都举手了,我不举手怕您不高兴。”后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