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为绚”和“绘事后素”新解

2024-01-27 12:13

1个回答
你的解说遵从的郑玄、皇侃、邢昺、刘宝楠、杨伯峻等诸位先辈的讲法,并从考古的发现的丝织品(咖啡色)进一步否定朱熹的观点,其实用考古的发现来否定朱熹的说法是有瑕疵的,因考古现在没有发现白绢,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现,也不要想当然的春秋时犹没有白绢。况且以常理推之,蚕吐的丝有白色,自然会有白绢。当然,这样说并是要赞成朱熹的观点,反对郑玄诸贤的观点,除其不同点外,他们双方对礼之本,都有共同的认识和看法:仁为本为内为第一,礼为末为外为第二,联系此章前讲的“礼之本”,甚或《论语》全书,大家对孔子这一认识是无容置疑的。问题大体上是以“素”喻仁,还是以“素”喻礼?若以“素”喻仁,那么“绘画五彩”即是喻礼;若以五彩美人喻“仁”,那么衣服勾白即喻“礼”。区别一是绘画涂彩后的勾白(素),还是在白(素)底上作画。这里想提出我认同的第三种解释。

      其实在研读本章时,我的理解也是随上述两种观点沉伏有年,但总觉得有些未安。现在有了较可意的对“素”的第三种理解,故想和各位交流分享。

      因此我提出的问题是讲明白“素以为绚”和“绘事后素”的文字意义,其联想,类比的逻辑关系?先看“素以为绚”之“素”,傅佩荣认为指白色服衣,其译文是“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唐翼明认为是白色丝绢,其译文是“就像在白色的丝绢上画上那最美丽的色彩”。再看“绘事后素”之“素”,傅佩荣采用的郑玄诸位的见解,其译文是“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唐翼明认同朱熹的说话,其译文是“画画的时候先要用白绢作底,再着色”。孔子如何从“素以为绚”想到、联系、类比到“绘事后素”呢?二者似都没有讲的很明白。

      不学诗,无以言。如何从《诗经》的意象,推论出人事的道理,是孔子教《诗》的宗旨。说的极端点,学习《诗经》也可以说是学会“断章取义”,《论语》例子就不举了。言归正传。我理解的“素以为绚”的“素”是指天生的,无雕饰的丽质,就是美人,即素颜之素。我译文为“天生的美人坯子,绚丽夺目!“绘事后素”的“素”是指作画施彩前的素描、白描底稿,译文为“绘画时,先要作好白描底稿,然后再着色!”二者的关系是由美人坯子(丽质)想到作画时先要有好的白描底稿。子夏受孔子耳提面命,领悟、联想到仁为礼之本的道理!仁就是那美人坯子→素的底稿,而礼就是美人表现出来的的“巧笑”“盼”和涂的色彩。若联系《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考工记》“凡画缋之事后素功。”更觉得作这样的理解,使自己稍得心安,亦离孔子之义不远!这就是我当下的理解,欢迎方家指正!
相关问答
绘事后素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9 20:56
绘事后素的意思:绘:描摹,形容。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绘。比喻行事开始简单,然后逐步深入。 读音:[huì shì hòu sù]。 结构:  紧缩式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语法:...
全文
绘画的时间要素
1个回答2024-03-12 13:19
20世纪初的“未来主义”注重速度,推崇快速发展的工业节奏、现代都市生活。认为快速汽车比古希腊雕塑像更美。 未来主义画派的创始人首推意大利画家及雕塑家巴拉。其代表作品有《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
绘本四要素
1个回答2023-11-14 01:51
随着现在家长对孩子启蒙教育的日益重视,绘本创意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很多人对绘本课程知之甚少,什么样的绘本课程才是颇有创意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绘本创意课程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第一,基本的资质情...
全文
黑白画绘画元素是什么什么和什么?
1个回答2024-01-28 19:44
点、线、面是黑白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黑、白、灰是黑白画的色彩表现形式,黑即黑色,白即白色,灰则是通过线条或点的疏密构成,而产生的一种色彩感觉。
手绘素材
1个回答2024-01-20 20:45
素材在这里,拿去吧  
谁帮我做一个手绘漫画头像 像唱吧里大家都在用的那样的 素材是我的头像
1个回答2024-02-12 17:33
参考答案 生活中有太多无可奈何的选择。社会就像江湖,总是让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素描绘画
1个回答2024-02-06 11:19
明暗交界线 黑白灰面 投影
手绘漫画/素描
1个回答2024-02-04 20:40
漫画主要是用水粉上色的,效果确实不错 漫画的技巧主要在于把握人体结构的比例,和色彩搭配,一般初学者都是先练结构方面的,包括面部结构和形体结构,等到这个练得非常熟练的时候,下一步就是给你画的人物穿上衣服...
全文
小手绘素描>_<
1个回答2024-03-23 09:01
可以在电脑上做一个在打印出来啊。假如你自己的设计,素材那些都很好找的
有哪些个性的手绘素材
1个回答2024-01-18 13:00
这个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