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在酒楼上》中吕纬甫讲述的两个故事

2024-01-27 19:56

1个回答
《在酒楼上》吕纬甫讲述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他千里迢迢回故乡为三岁就死去的小弟弟掘墓迁坟的故事;一个是他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给母亲当年邻居的女孩子顺姑送剪绒花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构成了小说的主体部分。从启蒙立场着眼,写这两件事是为了表现吕纬甫的“颓唐消沉”,“随波逐流地做些‘无聊的事’”,“然而,当我们暂时忘掉叙事者潜在的审视的目光,只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我们猜测,《在酒楼上》有可能是鲁迅最个人化的一篇小说,吕纬甫所做的两件事可能是鲁迅所真正激赏的带有鲜明鲁迅特征的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光芒。”
尤其是第一个故事中的“掘墓迁坟”,更是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行为:
我当时忽而很高兴,愿意掘一回坟,愿意一见我那曾经与我很亲睦的小兄弟的骨殖:这些事我生平都没有经历过,到得坟地,果然,河水只是咬进来,离坟不到二尺远。可怜的坟,两年没有培土,也平下去了。我站在雪中,决然的指着他对土工说,“掘开来!”我实在是一个庸人,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但土工们却毫不骇怪,就动手掘下去了。待到掘着圹穴,我便过去看,果然,棺木已经快要烂尽了,只剩下一堆木丝和小木片。我的心颤动着,自去拨开这些,很小心的,要看一看我的小兄弟。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我想,这些都消尽了,向来听说最难烂的是头发,也许还有罢,我便伏下去,在该是枕头所在的泥土里仔仔细细的看,也没有。踪影全无!
鲁迅把掘墓的细节和吕纬甫的心理写得如此细致,而“一生中最伟大的命令”也是有些夸张的措辞,理解这种夸大其词须要了解“坟”的意象在鲁迅作品中的象征性含义 。联系鲁迅的其它文本,可以认为,“坟”是过去生命的象征,坟中沉埋的是生命记忆。鲁迅在《坟·题记》中即称他之所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掘坟的行为则表征着对已逝生命的追寻,挖掘的是自己的生命记忆。而挖到最后,坟中“踪影全无”,用鲁迅习用的语汇来说,即“空空如也”。这一细节也多少反映了鲁迅惯常的“虚空”的心理体验。因此,有理由说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某种声音。
希望能够帮到你~O(∩_∩)O~
来自-{一朝风月绕指柔}
相关问答
在酒楼上吕纬甫返乡原因
1个回答2023-11-16 05:18
给小兄弟迁坟,给邻居顺姑带剪绒花。 查询资料可知,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故事以我从北方回到故乡去酒楼吃酒遇到昔日好友吕纬甫开篇,吕纬甫回乡只为办两件小事,给小兄弟迁坟,给邻居顺姑带剪绒花。两件事皆是母亲命...
全文
吕纬甫出自小说《 》。
1个回答2024-02-18 09:44
在酒楼上;《在酒楼上》
吕纬甫是谁的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2个回答2022-08-27 20:21
是鲁讯的>中的一个落魄知识分子.
简述《在酒楼上》大致内容《在酒楼上》主要内容概括
1个回答2024-01-28 02:02
《在酒楼上》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我”回乡后,来到以前经常去的伍高销小酒楼一石居时,在这里偶遇了以前的同窗吕纬甫,听他讲诉人生悲惨境遇的故事。《在酒楼上》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
全文
吕韦甫给学生教的是
1个回答2024-02-23 20:22
1.妥协。吕纬甫知道自己做的都是无聊事,也说“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
全文
《登楼》杜甫
1个回答2023-10-28 10:08
太难,不会!
杜甫登楼典故?
1个回答2024-03-02 03:12
《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
全文
登 楼杜 甫
1个回答2023-01-20 06:14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山西吕梁石楼一般人都爱喝什么酒
2个回答2022-08-31 12:39
喝酒多喝“杏花村”
杜甫造酒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4:28
唐代诗圣杜甫青年时喜欢漫游,从他的家乡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出发,东游泰山,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义诗篇《望岳》。返乡的路上他途径西堌镇。刚走入西堌镇的第一道牌坊,抬头看见满街的酒馆,家家都挂着“西堌客栈...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