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里的月亮 阅读答案

2024-01-28 06:39

1个回答
一阵阵面杖的咣当声,总能勾钓起我的馋。每每耳膜被这种声音叩响,急于开咥的欲望就如同灶膛里的火苗闪闪跳跃,难以按捺。烟火苍苍的灶房里,隐隐而动的是母亲的身影,她的巧手能把面擀成一轮柔软而剔透的月亮。

  在我的家乡,女人们要是能擀上一手好面,甭提多体面了。未出嫁的闺女们,长相可以谦虚些,但是擀面的技艺一定得是引以为豪的水平。好提媒的五婆,就以此促成了许多婚事,嫁出去村里好多闺女,也娶回了不少手巧的媳妇。谁的面擀出来,要是透不出案板的木纹来,就会被贴上心不灵手不巧的标签,这下想寻上好婆家可就难了。虎丫未嫁之前,就常来家里向母亲讨教擀面的诀窍。这时候,母亲俨然就成了一位导师,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结果常常是:母亲忙得一头雾水,虎丫急得两眼泪花。面呢,早已被她擀成牛舌状,不圆整,也不匀称,一边薄,一边厚。其实,我早看出她不是个灵巧人,灵巧人的手不会长成那样:五根手指都像是拇指,粗而短,不够修长,难分伯仲,一个个指尖小蒜头似的,尽显憨态,毫无灵性。“面杖那么粗,都舞弄不巧,更别提扎花刺绣的针线活了……”相不中虎丫的男人们这么一说,五婆的嘴就急出了泡,正好与那枚黑痣的位置对称。

  关中男人嗜面由来已久,嘴头自然高。面要擀得薄、光、筋,才能合乎他们的要求。男人们常说,谁要是一辈子摊上个擀不好面的媳妇,那岂不委屈了自个儿的肠肚,还不如活一头猪。这样说来,父亲口福不浅,当然我也跟着沾光。母亲擀面的时候,面杖就好像长在手上一样,来回推带,反反复复,都不会滚落。浑圆的面团像只玉兔,绕着面杖前翻后滚,几十个回合过去,就温顺地铺展成一轮硕大的月亮。每每其时,我的嘴巴就定格成了O型,口舌生津。看着母亲用菜刀紧贴着面杖一道一道划过去,我的嘴也开始有节奏的吸溜开了。总之,面咥不到嘴里,我是不会停止吸溜的,有时候会逗得母亲灿灿一笑。母亲切的面条宽窄拿捏得十分匀称,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切好的面条一条条玉带似的伏贴在案板上,就差入水下锅了。苦恼的是锅里的水还没有咕咚起来,呲,呲,一声比一声悠长,好像在故意吊人的胃口。

  我吃母亲的手擀面,那怕清汤白水也吃得特别香。没有其它佐料的打搅,原汁原味的清淡里,嗅得到丝丝缕缕的麦香。那薄得透光发亮的面条一上筷子,人的腮帮子就不由得发酸。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可是母亲心性柔婉,揉面揉得充分。水和面的分子就在她耐心的揉动中,很和谐地混作一团。母亲揉好的面团会泛着白瓷一般的光亮,手摸上去滑中微潮。面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这样的面团,再经过她耐心细致地擀、切,味道自然纯正到无法言说了。吃面条一定要挑高了吃,尤其是手擀面。一来可以刺激味蕾,二来可以鉴出擀者的手艺。母亲的手艺自然没的说,经得起挑,多高都行。我挑过,像孙悟空吃面那样挑过,挑得老高,面条一弹一弹的。歪起脖颈,从面尾起,一口一口地吞进去,好爽口。父亲吃面会端着碗到大门外的街上去吃,那里一堆人扎在一起,各挑着各的吃。这时候,面条就成了面子,能吃出荣耀来。我有时候也会跟着去,在那里吃,面就特别的香。女人们偶尔也会在不远处扎成堆,不过她们讲斯文,不会端着碗出来吃。一边交流擀面的技艺,一边等待男人吃空的碗。最是隐秘的是她们的耳朵,就像雷达一样,随时准备扑捉风里传来的褒奖。一天里要是能逮上那么一半句,那感觉快活地都能飞上树梢梢。

  看着大家一筷子接一筷子地挑面吃,我心里想起了虎丫,说真的,打心眼里替她着急。不过,好在人的脾性不同,口感也就各异。譬如,董二叔的筷子上就时常挑着手扯的裤带面,裤带一般宽,裤带一般厚,听他响响的嘴,就知道一定很有嚼劲儿。棍棍面,削筋面,我都见他吃过,可就是很少见他吃手擀面。原来董二婶是个粗枝大叶的女人,擀起面来怕麻烦,三下五除二就撂下擀杖,拿刀开始切了。如此,有时候擀的还比扯的厚。可是董二叔喜欢:“好的就是这股子嚼劲。”他还说:“擀来擀去的不还是个面么,能擀出金子来?”联社伯听了,将筷子停在半空,把话头直戳戳地顶了回来:“那你扯它干啥?干脆一疙瘩煮了更省事!”董二叔哽噎半天,鼓着嘴说:“你竟胡扯,我又不是猪么!”话音一落,逗得大伙一阵朗笑。瞅着董二叔的吃相,我忽而就觉着,我心里的急是多余的,五婆嘴上的泡大致也不必要的。董二婶擀面的手艺也不高,怎么就找了董二叔这么好一个人。这么大的镇子,那么多的村,怎么可能再没有同董二叔脾性相近的人?

  当然这些都是旧话。在当下,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能把面擀成月亮的人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哪里还有工夫细揉慢擀。吃面条都到卖面条的店面里去买。面店里机器轰鸣,马达带着轴承飞速旋转,硬生生地将面与水搅成团、挤成片、切成条。这些面条都是先天性的急性子,它们被卖面的急匆匆地装进塑料袋,又被买面的急匆匆地提着往家赶。在我看来,那些面条只能充饥,不能解馋,总令让人联想到机油味。

  况且,那些卖面的商贩们为了面条光白筋道,杂七杂八的添加剂都敢往里加,怎么能够让人吃得放心!不是么,有那么一段时间,大伙儿买了面条回家都用火点。想来真是令人担心!无论如何,我是很少去光顾那些面条店的。我虽然不会擀,但我宁愿自己在家里扯面,那怕扯出像董二婶那样的裤带面。想想,手擀的面为什么香?大致是因了那一丝淡淡的烟火味吧。可笑的是许多品牌的方便面,也堂而皇之地打着手擀面的旗号网罗天下食客。不用想,手擀只是一种噱头,撕去它们光鲜诱人的包装袋,再看那些曲里拐弯缩成团的面饼,早已自惭形秽了。出于猎奇,我偶尔也会买一两包,但也仅仅是冲着“手擀”二字去的,算是赏它们个情面。

  前不久,小区里新开张了一家“丫丫手擀面”。与别的面条店不同的是,他家卖的是手擀面。店主一男一女,年龄与我相仿。男的称面收钱,女的擀面。偌大的案板足有我的国画案子那么大,约莫一米二长的面杖,技艺娴熟得同母亲不相上下。这么大的排场我还是头一回见。忆不清是个什么日子,只记得天上星星点点地飘着雨。尽管雨点极小,但是站久了同样会被淋湿。由于刚开张,图新鲜,买面的人都耐心地排起了长龙。我不为买面,只为欣赏那女人擀面的技艺。面杖在她的手里一来二去,不多时一案子面就擀好了。在她直腰的一瞬间,我惊诧地险些跌了眼镜。惊异中,我摸下眼镜,擦了又擦,想看个真切。怎么会是虎丫!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她跟母亲学擀面不是没有出师吗?怎么现在面擀得这么好!听村里人说,她不是在县城的纸箱厂打工吗?怎么跑到这里来卖面了?一连串的疑问从我心中腾起。再看,没有错,就是虎丫。我正要出声喊她,却悄然止住了。我要再欣赏欣赏她的技艺,褒奖的话留着一会儿再说。我不能让她发现我,于是,我满怀欣喜地走向队尾。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阳光暖暖地洒在那一块招牌上:丫丫手擀面。听着她的“咣当咣当”的面杖声,我馋馋的嘴巴又忆起那烟火苍苍的灶房,忆起母亲隐隐而动的身影,还有那一轮永远柔软而剔透的月亮。
相关问答
灶房里的月亮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3 10:37
一阵阵面杖的咣当声,总能勾钓起我的馋。每每耳膜被这种声音叩响,急于开咥的欲望就如同灶膛里的火苗闪闪跳跃,难以按捺。烟火苍苍的灶房里,隐隐而动的是母亲的身影,她的巧手能把面擀成一轮柔软而剔透的月亮。...
全文
阅读题。 灶房里的月亮
1个回答2024-05-13 11:41
一阵阵面杖的咣当声,总能勾钓起我的馋。每每耳膜被这种声音叩响,急于开咥的欲望就如同灶膛里的火苗闪闪跳跃,难以按捺。烟火苍苍的灶房里,隐隐而动的是母亲的身影,她的巧手能把面擀成一轮柔软而剔透的月亮。...
全文
《我的房东》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8-15 23:14
我懂得了我的房东
月亮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01 21:11
15.文章以中秋赏月开头,透漏出作者的对月亮的誉美,并以此感染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6“俘获说”:月亮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被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地球的卫星;(2)“同源说...
全文
月亮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25 00:47
15.文章秋赏月开头透漏出作者对月亮誉美并此感染读者起抛砖引玉作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6俘获说:月亮绕太阳运行过程被地球引力吸引成地球卫星;(2)同源说:月亮和地球由同块尘埃凝聚而成;(3)分裂说:...
全文
病房里的故事阅读题的答案
1个回答2024-05-04 19:11
1.因为这样细致的描写更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所有担心恐惧都埋在心里,只要让孩子健康 2.表现了孩子的天真浪漫,孩子能在听故事的时候暂时忘了疼痛 3.更强烈的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恐惧,担心 4...
全文
《草房子》阅读题答案
1个回答2022-09-29 06:37
让秃鹤最为骄傲的是
病房里的故事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9 14:53
1.因为这样细致的描写更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所有担心恐惧都埋在心里,只要让孩子健康 2.表现了孩子的天真浪漫,孩子能在听故事的时候暂时忘了疼痛 3.更强烈的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恐惧,担心 4...
全文
漂亮房子平地起教案
1个回答2024-02-01 23:58
漂亮的房间平地起 教材分析: 从《老房子》、《门、窗、墙》、《我造的小房子》到《漂亮的房间》,从小到大,由外及里,形成了以房子、房间为主题的系列单元课程。 房间是我们最熟悉的...
全文
走月亮阅读理解的答案?
1个回答2024-03-02 03:47
我的理解是: 1.(1)字面上的理解是:每一个小水塘都倒映着美丽的月亮。在这里是倒映出阿妈和我走月亮的时候的样子,体现了阿妈和我的其乐融融的感觉 (2)在这里表示阿妈和我走月亮时候的景色很美,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