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亦有道文言文的翻译

2024-01-28 10:46

1个回答
1. 庄子盗亦有道的翻译

【原文】: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释义】: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2. 盗亦有道的翻译

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作宾语、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

3. 谁有文言文 为盗之道 的翻译

原文: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

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闾。”

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脏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国氏曰:“若为盗若何?”

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翻译:

齐国有家姓国的人很富,而宋国有家姓向的人很穷。一天,向家特地从宋国到齐国去,向姓国的请教发财致富的诀窍。

姓国的告诉他说:“我不过会偷盗罢了。当年开始做盗贼时,一年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二年就有盈余,到了第三年就非常富裕了。从此以后,有能力接济周围的邻居了。”

姓向的听了非常高兴。但他只记住了做强盗的话,而没有领会怎样去“盗”的道理。于是回去以后,便翻墙打洞,凡是手所能摸到的、眼睛所能看下马看到的,无所不偷。没有多久,官府以盗窃罪把他抓去,原先所有的财产也都被没收了。

姓向的以为姓国的人欺骗自己,便找上门去抱怨他。

姓国的人问:“你是怎样偷的呀?”

姓向的把偷盗的经过告诉了他。国氏说:“唉呀!你违反做贼的道理竟达到如此境地啊!现在我把道理告诉你吧:我知道天有春夏秋冬之时序,地有稻梁菽黍之出产。我偷的正是天地的时利。云雨可以滋润庄稼,山林沼泽可以植树养鱼,我利用这些来种植我的庄稼,修筑我的墙垣,建造我的房屋。在陆地上,我‘偷盗’飞禽走兽;在水里,我‘偷盗’鱼、鳖水产,真是无所不‘偷’。五谷、瓜果、庄稼、土地树木、飞禽走兽、鱼虾龟鳖都是自然界里生长的,哪一件是属于我的呢?然而我偷自然界的东西却是遭不到祸殃的。可是金银、珠玉、谷帛、钱财货物,都是人们积聚起来的,啊一件是自然界所赐予的呢?你去偷这些东西而获罪被捕,那怪谁呢?” 。

4. 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道:道理。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出处

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在他看来,具备五点方能成为大盗。偷窃之前,判断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下手,为智;能猜出房屋财物的所在,为圣;行动之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为勇;盗完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为义;把所盗财物公平分给手下,为仁。

或有人问,智,圣,勇,义,仁,不是儒家圣人之道吗?焉能用于盗贼身上?盗跖认为,强盗如果要发展壮大,成为大盗,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采取圣人之道,否则,就只能成为蝇营狗苟的鼠辈之贼。

翻译

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5. 《道人教年羹尧》《盗亦有道》翻译成通俗的白话文,可以意译,不必

年遐龄有一个儿子名叫年羹尧,七岁时,遐龄就带他登山游玩。一天,(他们)遇到一个道士,(那道士)竟摸着年羹尧的头顶(对年遐龄)说:「你的儿子(命相)奇特又贵重,可惜后面会欠缺福气。」又说:「(好果)能跟从我修道,也许可以改变他的福气命运.」遐龄急忙请这个道士住到自己家里。(那道士)到了家里,选了一座高楼,和年羹尧一同居住,用绳子吊了数十张桌凳放在楼上,喝水吃饭大便小便,全用绳子吊上吊下,大概过了三年才下楼。遐龄听众了道士的要求,有时到时楼下偷听,只听到楼上的走路时鞋子发出的声音,跑跳的声音, 揶动桌凳的声音, 指挥前进后退的声音, 似乎像是在模拟行军布阵。 过了一年, 则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整夜不停, 书中语言隐晦深奥让人难以理解。 又过了一年, (却)什么声音都没了, 从其他的楼上看去, 则只(看到)两人面对面瞑想静坐。(后来)当年遐龄的妻子重病, 急切地想见自己的儿子, 遐龄不同意,他妻子就用手搥着自己的胸大哭流泪, (年遐龄)不得已(只能同意), 寻来梯子(爬上去)去叫年羹尧。 道人睁开眼睛说:「失败了,该学的东西已经学完了但(静心)养气还不到时候,(他)以后一定会因为福气(欠缺)而丢失性命啊。 」(道士)叹着气告辞离开了(他家)。 从此以后年遐龄多次告戒年羹尧修身养性, 羹尧没有领悟。(再后来) 大祸发生, (朝廷本来)想连同年遐龄一起逮捕, 文端公朱轼为他求情后才罢休(没有连同年遐龄一起逮捕)。

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

6. 盗亦有道乎是什么意思

谓盗者亦有其为盗之道义。

《庄子·胠箧》:“ 跖 之徒问於 跖 曰:‘盗亦有道乎?’ 跖 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新唐书·王世充窦建德传赞》:“其间亦假仁义,礼贤才,因之擅王僭帝,所谓盗亦有道者。” 明 陈子龙 《平内盗议》:“盗之易治者,中多携贰,更相捕斩。

今也数十万人,分数十枝,何以无相攻击者,何以无率所部降者,岂盗亦有道乎?” 郑振铎 《集外·风涛三》:“盗亦有道!天下无道,赏罚征伐便自群盗出,呜呼!”。

7. 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道:道理。

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出处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在他看来,具备五点方能成为大盗。

偷窃之前,判断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下手,为智;能猜出房屋财物的所在,为圣;行动之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为勇;盗完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为义;把所盗财物公平分给手下,为仁。或有人问,智,圣,勇,义,仁,不是儒家圣人之道吗?焉能用于盗贼身上?盗跖认为,强盗如果要发展壮大,成为大盗,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采取圣人之道,否则,就只能成为蝇营狗苟的鼠辈之贼。

翻译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相关问答
盗亦有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8 09:50
盗亦有道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出处】 《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
全文
盗亦有道出自哪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3:19
出自《庄子·外篇· 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全文
怎么理解盗亦有道
1个回答2024-01-31 09:14
一般来说“盗亦有道”就是说强盗也有它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我认为 不盗弱小 不盗正直之人 才叫盗亦有道 还有就是 盗了终究是盗了 再有原则 也不能改变已经是一个贼的事实
“盗亦有道”的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0:48
下一句是:何适而无有道耶? 出处:春秋 庄周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 原文: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
全文
“盗亦有道”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5 16:44
小偷也有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 盗:盗贼,小偷。亦:也。道:道义,道理,这里有引申义,行为准则。 出处: 《庄子·肢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
全文
有哪些“盗亦有道”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6:26
据说,在春秋战国年间有一个江湖非常有名的大盗名叫盗跖,这个人不仅因为“盗”而闻名,更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原则而被大家认可,比如“圣”(估测屋里有多少钱财)、“勇”(一马当先进入房间)、“义”(最后一个...
全文
盗亦有道出自哪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9:20
出自《庄子·外篇· 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
全文
盗亦有道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07 06:23
【成语】: 盗亦有道 【拼音】: dào yì yǒu dào 【解释】: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出处】: 《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
全文
“盗亦有道”出自于()。
1个回答2024-02-10 21:43
A、庄子
盗亦有道
1个回答2022-09-27 06:25
庄子引用孔子的话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