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 中的作用 可以往体智德美方面答吗?

2024-01-29 10:51

1个回答
一、社区教育——幼教社会化、社区化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幼教事业发展走了一条注重依据各地方实际,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幼教机构和组织,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和群众组织(如工会、妇联)的作用,宣传、倡导、动员,推动学前教育兴旺发展的道路,表明我国幼教事业发展具有社会性、地方性、群众性的特点.如果说我国以往的幼儿教育是一种自发的初级形态的社区教育,那么,进入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就是我们有目的的主动选择了.
首先,从理论上讲,根据社会学和大教育观念,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的机构教育,不等于单一模式的正规化幼儿园教育,而应纳入开放的社会体系,将它置于社会社区的大环境.学前教育应扩展到家庭与社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家庭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能得到发挥,并提高整个社会社区成员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与参与程度.从社区学前教育的角度来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其对象范围就不仅包括社区内从出生到入学前阶段的全体幼儿,而且包括他们的家长及社会社区全体成员.社区学前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全方位系统性工程,可以有益子普及社区成员的优生优育和优教知识,为本社区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与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对组织职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组织是在同其所处的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组织的效率取决于组织与环境的适应性,组织不仅从环境中获得物资、能量与信息,使自身得到发展;组织对环境也要开放,应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与环境保持平衡,并积极改变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新环境.组织要为社会尽责,发挥社会效益,产生社会影响.作为教育管理现象,不宜就教育谈教育,而应研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的变化,积极与环境相互作用.
从现实需要与要求看,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教育作为第三产业,要研究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社会变化带来的新需要,主动为之服务.十五大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改革的思路,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提出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分离企业的社会服务职能,使托幼园所从企业中逐步分离,把幼儿教育推向社会.十五大又提出,要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民政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2000年社区服务中心要达到7000个,实现每个街道(县城关镇)都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建立起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多样,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好的社区服务网络.这表明社会发展为幼教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且提供了有利条件,幼儿教育走向社会成为社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整体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是发展的必然.
社区学前教育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前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包括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广泛动员并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发展幼教事业,为更多幼儿提供受教育机会;
第二,社区教育有益于使学前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注重家庭教育、机构教育与社区中多种教育因素的有机联系,发挥整体性教育影响,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发展社区教育可加强地方自主性,使学前教育更好地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各自特色;
第四,社区教育可以扩大学前教育的社会职能,有益于发挥教育对社会和社区发展的作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应当认识到,社区学前教育无论在教育资源、途径方法,还是在其目的效果上,均有不同于以往幼教机构教育的广泛深远意义.
社区既是兴办学前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的直接受益者.社区学前教育不仅有益于城市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的探索,对于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和难点的农村更具重要意义.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从一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摒弃就教育发展教育的思路,从体制上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掘社区资源兴办学前教育,同时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服务、辐射、影响社会的功能,努力探索一条事业发展的新路.
总之,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可以实现教育与社会社区互为条件、双向互动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使幼儿教育获得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也有益于整体优化的社会环境的建设.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国家教育部将幼教社会化、发展社区教育作为今后一个阶段幼教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探索幼教走向社区的模式,强化社区功能
在我国,幼儿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服务性,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地方性特征.社区是幼儿教育的生存环境,也是其发展背景,是幼教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现实.因而需认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认真研究探索有别于义务教育的管理模式.幼儿教育的发展要走出垂直体系,走出单纯就教育系统自身的角度进行行业化管理化的形式,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教育机构、家庭一体化的体系,将行业化管理与社会管理结合,既考虑纵向系统,又增强横向联系,条块结合,从而较好地发挥社区整体协调综合管理的功能,实现政府统筹,社会参与,主动服务.
社区教育要吸引整个社区的参与,特别要激发儿童家庭和社区公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科学教育知识,使之能在社区教育中直接获益.儿童、家长和社区公众还应成为社区教育的实施者、管理者,作为此项工作的重要力量与教育者、保健工作者、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基层行政共同合作,保证社区教育的实施.应当看到,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社区地位逐步得到增强.社区公众和居民逐步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社区人.教育工作者、教职工及幼教机构等相关教育服务设施也逐步由单位所属所有转向为社区所有和共享,社区公众及社区幼教机构将逐渐增强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成为社区生活和活动的主体,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公众的参与也有利于促进社区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建设和社区居民自主自治,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
中国有很多充满浓郁风情的节日文化,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都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中秋节组织幼儿进社区和爷爷奶奶们一起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品尝月饼.元宵节开展猜灯谜活动.三月五日雷锋日,我们组织集体献爱心活动,师生一起为社区内贫困学生捐资捐物.幼儿从中受到了关爱他人的教育.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六一节到来时,社区中心花园更是热闹,孩子们载歌载舞,共同欢庆,一起参加游艺活动,沉静在欢乐的海洋里.
树立大教育观念,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庭、社区、幼儿园三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各自的影响,只有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同步形成合力才能是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1、工作中,我们首先要重视与每一个家庭的机密配合用积极真诚的态度去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求得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2、带领幼儿走向社区,增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同时要开展角色游戏,模仿各种角色的行为.我们要通过家长积极为幼儿园与各单位联系,并利用废旧边角料加工制作区角或游戏材料.
3、为使幼儿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自然,我们幼儿园各班可大力开展园外活动,充分发挥和利用社区的自然风光、人力资源、环境设施.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社会公德意识.
如今,幼儿教育正向多元化、开放型发展.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要树立大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资源观,让幼儿社会教育跨越围墙,开发并发挥好幼儿园自身、社区教育资源的最大功能.
相关问答
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1个回答2024-04-02 07:53
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有文化传承、社交技能、安全感与归属感。 1、文化传承 社区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文化环境。在社区中,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如语言、风俗、传统节日等。这种...
全文
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 中的作用 可以往体智德美方面答吗?
1个回答2023-12-06 07:14
一、社区教育——幼教社会化、社区化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幼教事业发展走了一条注重依据各地方实际,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幼教机构和组织,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和群众组织(如工会、妇联)的...
全文
简述幼儿德育的意义
3个回答2023-12-10 00:30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竞争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现代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几乎成了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视线也...
全文
简述幼儿德育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1-09 04:54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竞争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现代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几乎成了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对教育的关注...
全文
简述社会化与教育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3-13 05:23
社会化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变化,而是积极地接受、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准确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标,确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这就是社会化的目标。它启示我们: 1、打...
全文
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个回答2024-04-03 09:46
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智力的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智力品质等。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引导幼儿获...
全文
简述学前教育德育的原则?
1个回答2024-04-09 09:14
幼儿德育的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再现为道德品质,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
全文
简述学前教育德育的原则?
1个回答2024-06-07 10:30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养方式。 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
全文
幼儿的社会教育有哪些内容
1个回答2024-02-18 23:01
《纲要》对“社会”教育方面提出了以下的明确的目标: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每个幼儿的气质天生不同,对于那些抑郁质或是粘液质的幼儿,教师要更多的去鼓励、认可他们。 2. 乐意与人交...
全文
社区幼儿园教育有何特点及意义
1个回答2024-01-24 14:34
一、社区教育——幼教社会化、社区化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幼教事业发展走了一条注重依据各地方实际,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幼教机构和组织,注重发挥人民群备前困众和群众组织(如工...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