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砚磨穿主要内容概括?

2024-01-29 18:41

1个回答

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出自宋·陆游《寒夜读书》诗。

五代时期,桑维翰一心想考取进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与丧同音而没录取,第二次他写《日出扶桑赋》大赞扶桑,结果还没录取。朋友劝他想别的法子做官,他定制一块铁砚,说只有磨穿它后才会想别的办法去做官。最终还是考取了进士。后遂以“铁砚磨穿”等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桑维翰,字国侨,生于唐朝末年,洛阳人。史书上讲,他长得既丑又怪,身材短小,可偏偏头面奇长。长相对不起观众,他就发奋读书,想用才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立志要干一番事业。

成年后,桑维翰参加进士考试,没想到主考官一看到他的姓名就顿生厌恶,早早就把他排除在外,因为“桑”与“丧”同音,不吉利。朋友们知道了这一情况,纷纷劝桑维翰今后不要再参加进士考试,可以从别的途径进入仕途。但桑维翰不为所动,慨然写下《日出扶桑赋》一文,发誓要在科举中获得功名,同时铸一铁砚展示给大家,发下狠话:“除非铁砚磨损坏了,否则决不另谋仕途。”坚持不懈,桑维翰终于如愿以偿,在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考中进士。

当时,石敬瑭为后唐的河阳节度使,看中桑维翰的文墨,就任他为掌书记。自从做了官,桑维翰竟然不择手段,干出了“祸及万世”的事情。公元936 年,石敬瑭反叛后唐,桑维翰为其出谋划策,致书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并且石敬瑭愿和其结为父子,割地称臣,他还亲自前往契丹,促成此事。随后,契丹出动大军,助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而石敬瑭则将幽云十六州悉数割让给契丹。由于“功劳”巨大,桑维翰屡屡升迁,随着权势越来越大,他大肆收受贿赂,岁积巨万。公元946年,契丹军南下,47岁的桑维翰被后晋出帝石重贵遣人杀死。

桑维翰的所作所为,给天下遗留下了大祸患。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评论他:“祸及万世,则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唯桑维翰当之。”

相关问答
“磨穿铁砚”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21:19
磨穿铁砚 [mó chuān tiě yàn] 释义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 处 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
全文
磨穿铁砚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1个回答2024-02-11 23:22
磨穿铁砚 [mó chuān tiě yàn] 释义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褒义 详细释义 【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自】:宋·...
全文
磨穿铁砚是什么意思并造句?
1个回答2024-02-17 00:40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  【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自】: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1) 哥哥磨穿铁...
全文
磨穿铁砚是什么意思并造句
1个回答2024-02-22 05:06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   【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自】: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1) 哥...
全文
墨与砚的主要内容概括?
1个回答2024-01-24 14:25
都是古时候毛笔书写的主要工具,墨是合成材料溶于水成为墨水;砚是石头等坚硬材质构成的,主要是承载碾磨和盛装墨水的器具。
铁棒能够磨成针那个故事,应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1个回答2024-01-14 09:40
就是“铁杵磨成针”
用一句谚语概括<铁杵磨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8:01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磨穿铁砚对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3-12-21 10:07
磨穿铁砚是对成语水滴石穿的演化和变形。 1、水滴石穿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原意是指水滴长时间落在石头上,虽然每一滴都微不足道,但是坚持不懈、不断重复的水滴,最终可以将坚硬的石头也磨穿。后来,人...
全文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铁杵磨针的中心并且说说对你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1-21 06:36
这个成语就是“持之以恒”,和滴水穿石是一个道理。 启示就是: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磨穿铁砚代表那个数字
5个回答2023-12-06 05:53
磨穿铁砚的数字是1。明确答案:磨穿铁砚代表数字1。解释原因:磨穿铁砚是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砥砺前行,最终取得成功。而其中的数字1,代表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不懈、毫不松懈。拓展内...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