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杜甫翻译及解析

2024-01-30 03:01

1个回答

杜甫的南征翻译及解析如下:

原诗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译文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当此年老多病乘舟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赏析

这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这里“桃花水”对“枫树林”,为借对。春天,春水奔流,桃花夹岸,极目远眺,风帆如方阵一般,而枫树也已成林,这是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为了苟全性命,诗人常常是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四处逃难,而今又要远去衡湘,使诗人泪满衣襟。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如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应该分外高兴。可是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旅程中的忧郁情怀与春江上的盎然生意,就很不协调。触景伤情,怎能不泣下沾襟呢?

相关问答
杜甫 小至 赏析
1个回答2022-05-09 16:50
这句话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 全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
杜甫 小至 赏析
1个回答2022-10-07 05:40
这句话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 全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
《杜甫诗歌赏析》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2-06-30 18:58
网上查到的 秦似
杜甫 小至 赏析
1个回答2024-05-22 04:18
这句话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 全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
杜甫《蜀相》简析!
1个回答2022-10-05 11:06
hen easy
杜甫《月》赏析
2个回答2022-08-27 19:59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
全文
杜甫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2-27 06:04
杜甫的《登高》赏析: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
全文
杜甫登高赏析
1个回答2022-11-21 08:05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
全文
杜甫望岳赏析
1个回答2022-10-15 19:18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
全文
《新秋》杜甫赏析
1个回答2022-10-16 07:05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赏析】 这首诗既写了新秋季节的物候特征,也表露了诗...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