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渑池之会的故事

2024-02-04 20:45

谁知道渑池之会的故事谁知道渑池之会的故事?
1个回答
就是《将相和》中的故事啊。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侍从们想要杀相如,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当时秦王不大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秦王直到酒宴结束,始终也未能压倒赵国。赵国原来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相关问答
渑池会见是三国演义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7 13:21
不是的。 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
全文
渑池会面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1-26 05:19
不是成语,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蔺相如 随从 赵惠文王 与 秦昭王 会于 渑池 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 渑池 会上杀气高,两国君臣假谈笑。”参见“...
全文
渑池相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00
我是在网上帮你搜索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惠文王作国君的时候,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地位...
全文
将相和渑池之会的起因经过结果
1个回答2023-02-06 10:57
上面说的都不对
渑池会见是成语么
1个回答2024-02-12 14:52
不是成语,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蔺相如 随从 赵惠文王 与 秦昭王 会于 渑池 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 渑池 会上杀气高,两国君臣假谈笑。”参见“ 渑池...
全文
渑池相会成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01:28
释义: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渑池会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0:21
故事的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想在会见时侮辱赵王,侮辱赵国。 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出谋,自己跟赵王前行,廉颇率军做好抗秦准备。在会见中,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以此侮辱赵国和国君。蔺相...
全文
将相和,渑池之会
1个回答2024-02-27 01:46
同意,1击了缶是低级乐器,而赵王鼓的瑟是高级乐器;2他受辱又不敢进攻赵国,怕廉颇
渑池相会故事 简单点
1个回答2024-02-27 05:26
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
全文
渑池会面是四字词语吗?
1个回答2024-02-04 02:45
渑池会面不是四字词语。 渑池之功是汉语成语,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