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生活中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例

2024-02-05 04:30

不是科学家的事例是我们生活中的事例
1个回答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其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其出处自 宋·黄庭坚《拙轩颂》。

  “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其原意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 问 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沙锅的最下面。就是比喻问题追根究底。

    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将问题弄明白。 有一道题你不会做但你就是想弄明白,而且要弄明白每一步,否则你就誓不罢休,决不放弃.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造句:在学习上,我们必须绞尽脑筋,.“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弄懂、学好。

      科学家都是善于在平常的生活中,一个劲地追问,一个又一个地问为什么是这样,加深思考,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才会研究成功一个个发明创造。

     学习生活中 ,有许多“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事例:

      1、人为什么要吃熟的食品?---- 因为熟的食品好吃。

           为什么熟的食品好吃?    -----食物做熟后变得软,更容易消化吸收,好吃。

           为什么生的东西做熟后会变软?-----生的食物经过高温,起支撑作用的纤维、骨架等都起了变化,没有了支撑力,软化了。 

           为什么生的食物经过高温会软化?铁铲在锅里煮不软?..................

       2、为什么两轮的自行车静立着不动时会倒,骑着走却不倒?----人在上面用手掌握自行车的平衡,所以不倒。

            为什么人 在车上用手掌握住平衡,不走时还是会倒?-----车子走起来有保持平衡的惯性。

            为什么车子走起来有保持平衡的惯性,静立时就没有了平衡的惯性呢?.................


相关问答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2 08:04
爱追根问底的孩子 爱迪生诞生的地方,是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按照祖先长者的名字,爱迪生取名为托马斯,由于他父亲与阿尔瓦布雷德利船长私交甚好,便又借了这位船长的名叫阿尔瓦。爱迪生...
全文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16 16:28
像包大人审案子就是这样的
"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要打破砂锅呢?
4个回答2022-09-25 16:15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谐音讹传而来,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一俗语实际上应为“打破砂锅纹到底”,即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
全文
打破砂锅问到底 事例
1个回答2024-01-18 08:48
科学家与疯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结果有毛病,后人发展宇宙中心说,后,又有毛病,又发展为银河系中心说,还是谬论,提出还有银河外系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29 22:39
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寻根问底,追求事件的原因。 我们要纠正一点这个歇后语应该是这样写“打破砂锅璺到底”。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写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它的来历 现代我们都知道砂锅米线,用砂...
全文
打破砂锅----------《 》
1个回答2024-03-13 13:27
打破砂锅----------《 问到底》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谁说的
1个回答2024-03-15 07:04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砂锅——
1个回答2024-03-11 10:06
问到底 追问:哪个字是谐音 追答:问是谐音 追答:温谐音问
打破砂锅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7:15
您好 这个是俗语 不是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
全文
打破砂锅——?
1个回答2024-03-16 22:04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