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哭着要妈妈,老师应该怎么哄啊?

2024-02-07 23:55

1个回答
一、原因分析:
初入园的幼儿,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常常会哭着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这是“分离焦虑情绪”的一种表现。此外,家长的焦虑和不坚定也会影响幼儿适应幼儿园的时间与速度。
二、对策: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教师能做一个关注孩子发展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捕捉教育契机,并运用适应的方法,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缓解托班幼儿的入园焦虑,让他们快快乐乐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1、给孩子一个能感受爱和关怀的环境。
新《纲要》精神指出,教师要成为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
合作者。孩子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沉浸在离开亲人的失落感中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安慰,对幼儿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喜爱,让孩子感到老师是可亲的,幼儿园是安全的,才能消除孩子对环境的恐惧感,进行对新环境的探索。托班孩子入园前,我们就已经对教室进行布置了,在天花板、墙上、床上等都贴了孩子喜欢的图片、图画。孩子入园后,每天早上,我们都拉每个小朋友的手一起进行活动,说几句热情的话;午睡时拍拍抱抱他们,起床时他们穿衣裤、系鞋带。父母接迟了,我就说:“我认识你,等小朋友们走了,我送你回家吧!”在这样一个温暖的环境下,更容易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师生感情,使他们感到温暖,这一切都会使新入园的孩子感觉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可亲,幼儿园像家庭一样温暖。他们就会和老师之间产生亲切友好的感情,就能更快地缓解托班幼儿的入园焦虑。
2、老师要做一个关注孩子发展的有心人。
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
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幼儿最殷切的需要。”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做一个时刻关心孩子发展的有心人。两、三岁的孩了,刚上幼儿园,离开父母时的孤独无助,我们可想而知。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该帮助孩子淡忘离别的痛苦,帮助他们克服分离焦虑,这样不仅能促使他们适应新的集体环境和生活,还能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格。就像案例中老师把大纸箱改成“悄悄屋”,虽然这不是我提前给哭的孩子们想出的妙招,但这是我看到孩子都躲进大纸箱时所做出的即时反应,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实施个别教育,这是师生感情投资的最佳时机。在“会变魔术的大袋子”案例中,我就观察到了孩子们对变魔术特别感兴趣,虽然我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我根本不会变魔术,但是孩子们却被我“骗”得团团转,他们马上从哇哇大哭转向好奇地望着我,望着我手中的会变魔术的大袋子。所以老师要做一个关注孩子发展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不同个性特点的孩子,当他们对某事产生兴趣时,我们就要因势利导,渐渐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用爱来敞开他们的心扉。
3、家园合作必不可少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环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配合。托班的孩子刚入园,家长看到孩子早上来园时在哭,下午来接了还在哭,难免自己也会伤心,大部分家长都会偷偷的躲在幼儿园大门口或教室门口,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有没有好点,想看看老师对孩子是不是很好。我们能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但其实这样更不利于幼儿情绪的调整。所以我们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的同时,请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马上离园,让孩子明白哭是没有用的,请家长在家时可多给孩子们讲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给他们玩一些好玩的玩具,配合老师指导孩子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千万不能包办。
新生幼儿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尽量让孩子较快地稳定情绪,快快乐乐地上幼儿园。从“悄悄屋”和“会变魔术的袋子”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只要老师心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抓住教育的契机,观察、捕捉、把握一切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机会,用爱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关心爱护幼儿、教育幼儿,孩子们是会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肯定是一张张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笑脸!
三、成功案例:
幼儿入园后,他们在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哭,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的玩具、不参与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等多种不适应行为。帮助幼儿渡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案例一】“悄悄屋”

新生入园几天来,我和班里教师都忙着安抚哭闹的孩子,这天,我突然觉得娃娃家”里比较安静,定睛一看,我不禁笑了出来。原来当做“柜子”摆放在娃娃家里的一个纸箱里挤了好几个孩子,他们眨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我,我笑着把孩子们抱了出来,可一转眼,他们又钻了进去。我一下意识到,原来纸箱里空间小,令孩子们感到安全。于是我把大纸箱稍加改装,使它更便于孩子们出入,并在纸箱上开个小窗口,便于“藏”在里边的孩子向外张望教室里的情景。我告诉孩子们它是“悄悄屋”,谁愿意进去玩都可以,孩子们可喜欢在里边玩了。甜甜在“悄悄屋”里哄布娃娃睡觉;兴兴和好朋友挤在里边说“悄悄话”;川川抱着玩具电话给妈妈打电话……

分析:在“悄悄屋”中,我不经意投放的大纸箱成了幼儿喜欢玩的地方,我又及时地从孩子的反应中悟到这一围拢的狭小空间带给幼儿的心理安全感和安慰,理解他们挤在一起时的温暖、支持和亲切。由于有了“悄悄屋”,孩子能自己或几个人挤进去待一会儿,可释放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慢慢地哭闹的孩子大大减少。我也注意给孩子们准备了有趣的游戏,吸引藏在“悄悄屋”里却又打量外面的孩子慢慢走出来。想不到我有无意地把大纸箱改成“悄悄屋”,既为幼儿营造了宣泄焦虑与紧张的秘密空间,也为幼儿营造了安全地了解新环境并投入游戏活动所必需的观望、过渡和蓄势待发的空间。

【案例二】会变魔术的大袋子

刚入园时我们班许多孩子拒绝吃饭、睡觉,拒绝玩幼儿园的玩具,哭着喊着找妈妈,吵着闹着要回家。我们事先精心布置的环境、投放的玩具几乎没有起到吸引孩子的作用。一天,我们参照教参书上一个《会变的袋子》这个活动,在大麻袋外贴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和一些漂亮的花花草草,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我指着大袋子告诉孩子们:“这是小动物的家,那谁会住在里面呢?请小朋友们明天早上来了自己去看吧。”第二天,孩子一到幼儿园还是哭,但是我赶紧提醒他们去看看谁在那里。出于好奇心,几个孩子马上抱着小狗玩起来,别的孩子也纷纷伸手去拿玩具。一时间,他们忘了想爸爸妈妈,忘了哭!

分析:开学后,我再次认真分析了孩子们的当前心理需求和特点,意
识到小小班孩子喜欢新奇、变化的事物,容易被一些色彩鲜明和形象生动的物体所吸引。所以我用幼儿熟悉和喜欢的玩具材料,设计新奇而富有变化的游戏,牢牢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袋子里的秘密,我们经常变换袋子里的东西,以保持神奇感,吸引更多的孩子投入游戏活动。有时,我们把五颜六色的瓶盖放进去,有时我们把口味不同的糖果放进去,当我告诉他们可以尝一尝时,他们更惊奇了,争着去尝味道。袋子里的无穷秘密,让孩子们不断地体验着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乐趣,越来越主动而深入地投入到游戏之中,从而不断地产生着探寻的兴趣和投入游戏的激情。
相关问答
幼儿园孩子哭怎么哄
1个回答2024-02-29 05:17
如果是没有理由或者故意通过哭喊来要求你做某事的哭则不用管他,哭久了没得到回应他就会不再哭的了。小孩子的哭不仅仅只是一个行为,更可能是一种强化后的条件反射,只要他一哭就有人满足他的要求,这样久了哭就...
全文
孩子在幼儿园哭老师不哄孩子说的能是真的吗
1个回答2024-01-18 11:29
一般是不会的,如果小孩突然哭了,不管是因为遇到困难还是跟别人打架了都会有其他小朋友去跟老师告状,这种时候老师也会过去询问情况,再简单安慰一下。一个班小朋友也多不可能花费特别多的时间在一个孩子上,也可能...
全文
怎样哄幼儿园小朋友不哭
1个回答2024-01-19 03:24
你可以逗小幼儿园小朋友开心给他做鬼脸给他变个魔术领她去好玩的地方去不要在这个伤心的地方
幼儿遇到小事就哭为什么爱哭??谁也哄不好,原因
1个回答2024-02-01 21:48
都这样,不要过分的责备,也不要过分的迁就,先让他发泄,然后表关空旁洞心就行了,如果不肯说,斗枯也启备没什么大问题,就当他没哭过。
求哄孩子上幼儿园的段子。孩子第一天哭了一下,第二天不哭,后来天天不去天天要哭。。。
1个回答2024-02-20 03:18
坚持一下,慢慢就习惯了。我们家的孩子上幼儿园,我是提前半年就给他说了
幼儿老师怎样哄哭闹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3-11 20:24
在班里经常碰到爱哭的孩子,动不动就哭,根本不值得哭的事情也哭,有经验的老师带孩子时间长了,对他们有了大体的了解,还好办些,而对于我们这些刚工作的老师就有点困难了,你哄吧,他还越哄越哭,不哄吧,还怕...
全文
幼儿教师怎么哄小孩才会不哭不闹腾阿?
1个回答2024-02-09 04:16
我虽然不是幼儿园老师,不过我觉得打骂恐吓小孩肯定得不到尊重,他们只会更加吵闹。你学过幼教吗,没有一个新老师能一开始就和孩子打好关系的,但是你的做法直接影响孩子们对你的初步印象。你要改善一下教育方式了,...
全文
幼儿园老师怎么哄3岁左右孩子不哭呢
1个回答2024-02-02 07:14
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要一直强调让孩子不哭不哭,你可以采取暂时忽略他哭泣的事实,让他看其它的东西或是老师同学发出另类的声音吸引孩子,比如学动物的叫声,让孩子猜什么的。让孩子帮助孩子是最快的转移方法。呵呵,...
全文
小孩不愿上幼儿园,被哄去以后,晚上会哭醒,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8 13:39
第一,去幼儿园和老师谈谈,很多东西家园合作才行的,很多时候孩子不去幼儿园是因为不喜欢幼儿园或者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所以和老师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二,适当引导幼儿喜欢幼儿园,譬如,给他讲些幼儿园的好玩...
全文
一岁多孩子哭闹哄还是不哄
1个回答2024-01-31 18:07
一岁的孩子哭闹的话,哄也可以不哄也可以,因为太小,她哭是自然自然的一种表达而且小孩子哭闹是本身情绪或者内心的一些东西的释放。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