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德字的成语

2024-02-08 09:08

1个回答

  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带有德字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带有德字的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带有德字的解释

  d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带有德字的成语

  材德兼备 称功颂德 才轻德薄 材轻德薄 才疏德薄 材雄德茂 德本财末 德薄才疏 德薄才鲜 德薄能鲜

  地丑德齐 德才兼备 度德量力 导德齐礼 道德文章 大恩大德 道高德重 德高望重 德厚流光 德隆望重

  德隆望尊 德配天地 德浅行薄 德容兼备 德容言功 德胜头回 德胜头回 道微德薄 德洋恩普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德音莫违 德言容功 德輶如毛 德輶如羽 德艺双馨 德重恩弘 德尊望重 恩德如山 二三其德

  负德背义 负德辜恩 负德孤恩 讽德诵功 丰功茂德 丰功硕德 丰功懿德 高才大德 功德无量 功德圆满

  带有德字的成语及解释

  【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不度德,不量力】度:衡量。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布德施恩】布、施:给与。把恩德给与别人。

  【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

  【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崇德报功】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

  【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才德兼备】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齿德俱尊】齿:指人的年龄。年龄和德行都很高。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

  【酬功报德】酬:报谢;报:报答。酬谢功劳,报答恩德。

  【称功颂德】称颂功德。

  【称功诵德】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才轻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材轻德薄】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才疏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材雄德茂】指才德杰出。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德薄才鲜】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德薄能鲜】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德薄任重】德行浅薄而责任重大。多用作谦词。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德薄望浅】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德薄望轻】薄:浅;望:声望。德行浅薄,名望轻微。

  【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大德不酬】德:恩德;酬:报答。重大的恩惠无法酬谢。表示对别人的大恩铭心刻骨,或对人所施大恩不忘回报。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德高望尊】道德高,声望高。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不度德,不量力】度:衡量。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相关问答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19 14:16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胡皮什么歌? 答案如下:歌曲是《你慎让把我忘了》,由安德鲁劳埃艾裤孝差略特的一首诗改编的而来。
有才有德有才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无德
1个回答2024-03-11 19:48
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8 04:0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
全文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1个回答2022-10-28 08:57
老子的《道德经》说:“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3 06:41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 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01 13:32
个人见解:上德之人,不以德为德,故而有真正的德;下德之人,不失德的本体,不失所德,所以无可称为真德。 如果这样说,所以下文才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关键点是在对德的有意而为还是随顺大道的...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3-23 12:41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作为产生一切的本体它本身不是再从什么东西而获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为它不是从比它更基本的东西获得但却能够产生出其它东西,所以说,“是以有德”。“下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19 09:02
上德即是道,如同大学里的明德,也如同佛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不德,即是不执着于德,所以才有了德这个层面存在。如心经所说空即是色。下德即是三维所有,全来自于德,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7-20 18:45
嗯~这讲得是乾坤两种状态,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观念,上德与下德都是符合大道的,只是对大道的不同应对,都是君子的行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天行刚健,而变化莫测,具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这是符合道的行为。 ...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意思是什么?谁写的。
1个回答2023-03-17 03:56
什么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答案? 答曰:“——第一句:“人们的上德的表现是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而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就是没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了,所以我们就认为是有道德的上德了;人们的下德的表现是不遵循道...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