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的差异

2024-02-09 09:38

1个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男女智力差异的讨论,常常听到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男女的智力水平是交替领先的。就是说,十三岁以前,女孩比男孩的智力要高;十三岁以后,男孩开始超过女孩,此后女孩智力高的日趋减少,到二十岁左右能与男性竞争者已为数不多。另一种认为男的就是比女的聪明,主要理论根据是著名的科学家和领袖人物男的远比女的多。第三种认为男女智力都一样,说男的比女的智力高是男尊女卑的旧思想,新社会男女智力没有区别,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甚至女的比男的干得还好。

上述三种看法似乎都是社会上所普遍存在的现象,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不可调和的对立,让人咋一看上去会认为智力这个东西真得很高深莫测。而实际上这三种观点仅仅是从社会上男女的职业现象的表现去描述,并没有解释其实质性的问题。让我们一一分析之:

第一种观点:认为男女之间的智力差异是交替领先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小学里成绩特别优秀的大多都是女生,男孩的成绩一直平平,但是到了中学,许多男孩子很快就追了上来。让人不得不相信:小学时,女孩的智力高于男生,中学时,女孩的智力水平会下降,男孩的智力开始发展,渐渐的,男孩的智力高于女生。现象是的确存在的,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不能简单得认为是智力水平的问题,他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从智力结构上讲,女性在语言流畅、记忆、知觉速度等方面较占优势,男性在算术理解、空间关系、抽象推理等方面较占优势。由于小学里主要倾向于语言,以及形象思维的培养,介于此,女生在语言,记忆等方面的优势,很快就发挥了出来。而男生在理科上的优势一般到中学阶段才明显表现出来,到了中学后,女生则相对落后了,在有对比和变化的情况下,男生的优势就会更容易于引起外在的关注一些。

其二,从动机理论上讲,根据心理学上的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当任务较容易的时候,动机越强则取得的成绩越高,但是,当任务难度较大的时候,中等强度的动机最佳,过高的动机水平往往使人产生焦虑等紧张情绪,不利于成绩的取得。一般而言,女孩比较乖巧,听话,由于受到了家庭社会等大环境的影响,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小学的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动机越强越有利于成绩的取得。但是,但了中学以后,由于学习难度的加大,过强的学习动机反而不利于成绩的取得。而与此同时,由于智力结构的不同,男生逻辑思维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这对一直遥遥领先的女生来讲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如果压力过大也不利于成绩的取得。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男女生的成绩的高低简单的判断其智力发展水平,一个学生成绩的取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种观点认为,男性要比女性聪明得多。确实在现实生活中,著名的科学家和领袖人物男的远比女的多。例如:中国科学院的四百名学部委员中,女的只有十五名。各国政府首脑女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即使在高等学校里,高才生也是男的比女的多。但是,仔细想想就会觉得这种观点十分好笑,事业的成功和智力是绝对正相关吗?女性不去搞科研,做领袖难道仅仅是因为智力不如男性吗?如果每个女性都像男性那样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身于事业,难道她不会取得成功吗?当然不是!一般而言,女性成年之后,事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远远小于男性。

在对女性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就发现了一个从青春期开始对女生起作用 的定律:即女性化——成就不相溶定律。它的主要内容指的是:追求成为合格的 ,被社会承认的女性,与追求成就,做被社会承认的有价值的人之间是不相溶的, 是相互冲突的。这一定律成为许多女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也是女性后来生活中许多 心理矛盾和危机的根源。这一定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从青春期开始,社会对女生的奖惩系统发生了变化。在青春期之前,女孩的竞争性受到鼓励(包括与男孩的竞争),使女孩处处拔尖 。在青春期之后,奖惩系统发生了改变,竞争性受到了贬低,而女性化定向、家庭定向受到了鼓励和嘉奖。如果女生一味追求成就,力争上进而忽视了女性化的过程,就会受到父母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女生的优越已不在于是否能在成就上超过男生,而似乎在于能否吸引男生。这种奖惩系统的转变对女生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她们的自信心受到影响,对自己 的成功期望值低,容易产生性别自卑,形成依附性强、创造力差的缺陷。
第三种观点认为男女智力都一样。这种观点比较折衷,但是未免太圆滑,太过笼统了。
我们应该承认,女性和男性在智力总体上是均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问题。但是在坚持男女智力基本相等的原财下,还要看到男女智力的构成因素和活动方式方面的差异性的,他们各有不同的智力优势和劣势。我们要依据男女智力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量材用人,使用男女在职业分工方面都能各尽其智、各显其能。

分析了以上三种观点,相信大家对男女两性的智力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无限的智力,无论男女之间也好,男性与女性本身也好,没有必要去探讨智力水平的高低,智力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也有最薄弱的一面,关键是要找到自己所属群体(男性或女性)的智力特点和优势,找到了自己的优势面,你就会取得成就。具体来讲,从整个男性和女性这两个群体来讲,他们的智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认知方式看,女性阅读能力强,注意力集中,稳定,靠书本、课堂听讲获取知识能力强。男性参加科研、教学实践活动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

第二, 从记忆方式看,女性机械记忆能力明显优于男性,男性的意义识记能力较强。

第三, 从思维方式看,女性情感细腻,善于形象思维,言语表达流畅,表演艺术方面成才比 例高。男性的灵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

第四, 从发掘问题能力看,女性观察力极强,能发现男性经常注意不到的细微末节,能发掘一些问题的闪光点。
相关问答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差异和__________差异。
1个回答2024-02-29 04:30
正确答案: 认知;性格
学生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差异性
1个回答2024-02-22 10:52
家庭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理念不同,作为教师因材施教是理想,实施多少有点困难,不如看看心里行为学,孩子的动作以及眼神会反映出很多问题,有助于你分析以及找到对待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什么是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何意义?
1个回答2024-02-08 20:36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
全文
教育心理学 什么是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何意义
1个回答2024-02-19 09:21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
全文
差别和差异,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11-09 03:31
差别,指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差异是指区别,不同。也指统一体内在的差异,即事物内部包含着的没有激化的矛盾。
教育心理学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各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21:08
群体差异是指同一行为在不同群体中存在的差异,这种群体可以是根据年龄、性别等等进行区分,是对于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概括性表征。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
全文
差别和差异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2-09-01 19:23
差别是指事物在性质和作用上有本质的区别,差异是说事物或物品双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点称之为差异!!
差异和差别的意思一样吗
2个回答2022-12-09 00:31
差异指区别,不同。而差别指指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
差别 差异,一样吗!?
2个回答2022-11-05 04:47
差别和差异是近义词,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差别就是不一样。差异就是形状或者各方面有所区别。
差别 差异,一样吗!?
1个回答2023-04-09 19:22
是一样的,差别是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差异是一个哲学名词,表征事物相互区别和自身区别的哲学范畴。又称差别。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