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剧场,每天上演着真实的人生悲喜剧

2024-02-09 10:18

1个回答
当我们觉得焦虑不安或走在人生低谷时,不妨去医院走走,它是特殊的剧场,是一个城市的打开方式。那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更像人生的一个个缩影,演绎着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与悲欢离合。

01 夜晚的医院

那一年,母亲因风湿病住了院。白天妹妹在那里陪着母亲,夜晚我下了班以后再赶过去陪护。

那段时间工作比较忙,等做完手头事情,回到家再收拾一下,赶到医院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

我问母亲:

“你猜医院这会就诊的人多不多?”

“这会应该没什么人了吧。”母亲回我。

医院里白天人头攒动,现在有挂号缴费机,挂号已经省时,但排队候诊一等还要等上半天。母亲拖着两条病腿,辗转在楼上楼下门诊室、检验室之间,勉力跟着我们。

到医院方觉时间在等待中流失得太快,除了频频看表,默默转圈,轻轻叹气,一次次强制性将急躁的心按回胸腔,别无良策。

“一样是车水马龙,救护车进进出出的,不到医院不知道病人多。”

进医院大门时,注意到夜晚的门诊大厅灯火通明,门前停满了车辆,救护车的闪光灯在夜空中划着蓝弧。通往住院部的小道上,有家属和医护人员,推着病床,举着吊瓶,默默急行。

夜幕笼罩的住院部,如同4S店的修理车间,残缺汽车堆满车间。在这里,生命是如此脆弱、平凡而又无奈,健康、自由显得尤为重要与可贵,如仆存溪在一则公益广告中所说,健康等同于100、1000、10000前面的1,没有了它,一切只能归零 。

02 母亲的病友们

母亲所在病房共住了8个人,中间有出院的,立刻就有新的病人补上,床位没有空过。

右边的邻床是位姓张的阿姨,已是医院的老病号了。她热情地指点着刚住进来的我们需要添置点什么,在哪里买,三餐怎么订:

“东门外有家卖红豆粥的,你妈妈贫血吃了好。你打上一块五毛钱就好了,她会给你盛上一满碗。鸡蛋到西门买,要便宜5毛钱一个。”

张阿姨是苏州本地人,胖胖的,说话时带着浓浓的吴中软语口音。

张阿姨与进门靠左的一位女病友关系明显看着很亲密,两个人一起吃饭,早晨还帮着那位女病友端送洗脸水,清洗小便器等。

后来才知道,那个女病友是张阿姨的女儿,母女俩同时住院,又住在同一间病房。

张阿姨的女儿有40多岁,20多岁就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卧床不起,也一直未结婚成家。张阿姨很早以前与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她自己也有风湿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痛,隔段时间就要和女儿到医院住上一段时间。

看到我们兄妹轮流来看望母亲,张阿姨总是羡慕不已,夸母亲好福气。

“我有时真想买上一包老鼠药,和女儿一块走了算了,但想想厂里的一些老同事、老姐妹,还有街坊、社区的工作人员,死了对不起他们。他们这么多年,一直很照顾我们母女俩。”

张阿姨说着说着,眼睛就湿润了,嗓子眼也有些发硬。

前两天医生在查房时,还告诉她,她女儿的肾功能已受损,下一步可能还要做透析,张阿姨当场就哭着说:

“换我的肾给她好了,我的肾是好的。”

医生走后,张阿姨一个人坐在自己床边,背对着女儿,默默流了很长时间泪。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她用纸巾擦干眼角的泪痕,又强打精神替女儿张罗起来。

张阿姨心情稍有好转时,就教我们如何通过食疗的方法为母亲补充血色素。“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生在这样的际遇下,张阿姨仍保持着一颗强大友善的心。

靠门边的那位病友也是住院时间比较长的,40来岁的样子,每天很早就熄灯躺下休息。有人进出时,她总是平静地提醒:

“请把门关一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她孤单地躺在那里,三餐也是在医院订饭,听母亲说没有看到她的家人来看望过她。

一天,护士通知她,要续住院费了,否则要停药了,说着真的药就停了。她母亲过来替她交了费用以后,吊水才继续打下去。

医院虽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却并非慈善机构,有一套严格的运转体系在支持庞大的机构运行着。

一对年长的夫妻,妻子患的是红斑狼疮,丈夫高大挺拔,穿着比较讲究。

住院期间,一直是丈夫陪伴在床前。妻子面色红润,眼神安祥,早上梳头时,也是丈夫帮忙,并细心地把妻子掉在床上的落发拣拾起来。

丈夫有时带的饭不合妻子的口味,妻子吃的不多,张阿姨就打趣:

“不吃,你老公就不喜欢你了”。

妻子面现红晕,乖乖地低头吃饭。丈夫感激地冲张阿姨竖竖大拇指。

中途来了一对做小生意的中年夫妻,妻子一直低烧不退,丈夫开着小货车把妻子送到了医院。

两人在家开了一个小店,店里收帐用的是支付宝,虽人不在店里,不断收款到帐的提示响个不停,有时是3元,有时是10元……

晚上休息时,丈夫舍不得再租用10元一晚的小床,并心疼小货车在医院一晚25元的停车费,直接到小货车上去住了。

小小的病房浓缩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或悲伤,或欢喜,或喜忧参半,大家都在辛苦地活着。遇到困苦,也安然地去接受,并协力去渡过这个劫。

03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病房正常晚上八点半就熄灯休息了,早上六点钟全都起床了。

好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回到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习惯。

我赶过去时,经常直接摸黑躺在母亲身边简易的小床上,合衣而卧。每张病床拉起了一道帘子,围成了一个逼仄的独立的空间。不大的病房歇宿了十几个人。

没有电视,不碰手机,摸着母亲的胳膊,触碰着母亲的手,觉得无比心安。经过治疗的母亲没有疼痛折磨,已能安然入睡。

在邻床此起彼伏的鼾声中,在张阿姨急召护士的铃声中,我辗转反侧,度过了一个一个不眠之夜,直到母亲出院。

写这篇文章之前,有事又去了一趟医院,虽是节假日,仍一如既往地人多。看到母亲住过的那栋楼,想到母亲那些病友,心里仍有触动。

到医院走走,一定能找到让心平和下来,并不断前行的力量。
相关问答
哭悲医院那段是真的吗
1个回答2024-03-13 04:12
哭悲医院那段不是真的。《哭悲》用的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线性叙事,由于剧情太血腥现已经被下架,但是豆瓣分还是在的,现在已经下跌到6.0分。
你在医院里看到过什么样的悲剧吗?
1个回答2023-12-04 03:43
这些年来,我在医院里看到过许多悲伤的场景,但最突出的是一个年幼的孩子死于癌症的场景。孩子只有6岁,他们被家人和朋友包围着。孩子很痛苦,他们呼吸困难。家人和朋友都在哭泣,他们紧紧地抱着对方。这是一个非常...
全文
文殊院来历
1个回答2024-03-13 17:54
  1、来历   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
全文
《美容院特殊待遇3》讲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02:27
美容院特殊待遇3是一部影片。 剧情:影片讲述的是两个漂亮好姐妹合伙开发廊店,平时生意冷淡,每天都难得有一个客人来店里,也就弄得她们天天在店里毫无事做,时间长了两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两人决得...
全文
文殊坊是文殊院么?
1个回答2022-10-07 05:41
简单的说 文殊院在文殊坊内 文殊坊以文殊院文中心的一个休闲观光的地方
三级医院和三甲医院
1个回答2024-02-23 11:40
三级医院分为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两者是有包含的关系。其实如果是三甲的话,那么一般都是直接说三甲医院,而三级乙等的话,一般情况下就说三级医院,因为说三乙不怎么好听!
三级医院和三甲医院
1个回答2024-02-29 07:13
三级医院分为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两者是有包含的关系。其实如果是三甲的话,那么一般都是直接说三甲医院,而三级乙等的话,一般情况下就说三级医院,因为说三乙不怎么好听!
有关医院的经典对联 医院的对联集锦
1个回答2022-12-28 01:05
按脉察情通病理
儿童医院是综合性医院吗
1个回答2024-04-01 12:11
儿童医院是没有耳鼻喉科的,除此之外基本上都能看的
求一部日剧的名字,是几年前看过的,讲的是一个男医生,有特殊的功能,就是他心里想的话别人都能听见?
1个回答2024-02-16 11:18
《心灵感应》小田切让演的~ 演员表 鹤田真由--饰星野法子 小田切让--饰里见健一 小池荣子--饰川上小惠 神田宇野--饰中田千春 杉本哲太--饰藤堂悟史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