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2024-02-10 18:27

1个回答
每课——回顾反思
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每节课我们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回顾反思时间,即:一堂课临结束时,我们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验,你觉得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怎样??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学生之间还主动交流自己的反思情况。
每日——自我反省
作业与评价是习惯养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关键之一,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往的作业设计与评价仅仅停留在“我说你写,你写我改,有错订正”的阶段上,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去思考自己从中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在实践中,我做了一些程序上的改进,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尝试:(1)在完成作业前要有“温故环节”,因为课本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二位老师。课本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它随时伴随在学生身边,每天做作业以前应当阅读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整理,在回顾当天所学新知的基础上完成作业。(2)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让他结合自己的作业给自己一个评价,可以结合作业是否都正确、书写是否工整、是否可以独立完成当天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 (一般学生都会较客观地自评)。(3)睡前反思,学生躺在床上还未入睡时,想一想今天我学到了什么?一般用分科思考,回忆不起的内容可请教同学,住校生还可适当讨论、补充。也可以想想自己一天的心情指数,自己与老师、家长、同学的知心话语,还可以是自己反思自我、
体验成长的过程,自己对于某件事情发表的评论等等,内容并不重要,只要有意义就行,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作业的批改也走向了师生间的对话,教师将作业批改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方法或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上,及时调整和改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对学习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使作业评价成为学生自我反思、调节、完善的发展过程。如:在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上,不妨写上简短的鼓励语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对于学习习惯暂时落后的学生,更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的给与鼓励。如“你的书写工整多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瞧!付出总有回报!计算的正确率提高了!”,你进步了!继续努力等。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来说,这些尊重、鼓励的评语,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更是心理上的激励与安慰。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观察、分析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这个结果能使式子有意义吗”、“用逆推方法试试看”、“怎样找最简公分母?”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指明思考的路线。
当教师批阅后再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评价找找产生差距(这个差距可能不明显,也可能较大)的原因。每个学生都会关注自己所努力的或需要努力的事情的成效:“我的作业如何?”实施自我反思,从而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经过反思,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有益的帮助,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肯定和成就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每周——在校总结
写总结不失为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回忆、重温活动的情景,强化学生在校活动中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可以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避免学生的盲目性和自卑心理。教师通过学生总结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家庭情况等,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我们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反思,以“总结”的形式进行记录;同时,针对学生反感以正式文章形式总结的实际,让学生自主选择总结方式:以书面总结形式或周末以口述形式向家长汇报在校一周情况。总结内容包括四部分:本周所学所获,学习中的困惑或不足,本周心情指数以及老师,我想对你说。回到学校后,我利用晚辅导随机抽部分同学进行现场“总结”,教师与学生细心听,随后有时会针对每位学生总结中的困惑进行面对面地解惑,有时会对学生一周的表现进行科学性地评价。
通过一周总结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之处或感兴趣之处,也可加强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相互了解。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交流能力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而自我总结无疑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习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而且总结还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自我报告,评价自己的能力或反思自己问题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结有助于教师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过程。
每次考试——得失反省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在每学期中要配合学校或自行组织适当次数的考试,考试结束后发给学生检测试卷,学生自己对做错的题进行订正,遇到不能订正的题目可以查阅课本、请教同学或老师,同时写出错题原因,然后再小结一下自己在本次考试中表现突出的地方,与同桌交流。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清楚,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今后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每学期——综合总结
为了督促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形成,我在每学期结束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时,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数学作业,:让他们从学习、在校生活、成就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总结,形式也是灵活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上的,但一定要真实,开学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借此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与生活过程,促进学生“更全、更优、更好”地发展。同时利用优秀学生的成功学习经验和成长过程引导提升其他的学生。
相关问答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反思?
1个回答2024-01-20 17:35
你说的情况应该慢慢的引导孩子去做,而不是一下子,就让孩子能够做到,因为这些东西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综合的。
如何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1个回答2024-02-10 02:26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习惯自己对一课的得失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录或者记忆。初中学生限于其年龄特征以及数学认知水平,往往热衷于做题而不善于反思总结,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仅停留在知识表面。...
全文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1个回答2024-02-11 02:4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相伴而行,有学习发生的地方一定就有反思。及时、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能巩固知识,提炼方法,感悟过程,训练思维。那么,日常教学过程中,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全文
引导者反思:做什么样的引导者
1个回答2024-01-08 07:57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开展,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教师要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空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
全文
反差 怎么引导?
1个回答2023-02-04 20:51
反正都已经到了,反正是重新登记了完整,反正还是挺好的,你等着以后呢反差怎么说呢,你等着你等你等你好了,你等着你好了。
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及反思
1个回答2024-03-08 13:54
展开全部 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 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
全文
引导还是导引
3个回答2022-04-19 21:08
导引和引导是一组同素异序词,即意思是一样的,但语素的次序正好相反。目前一般的用法是引导,但引导太陈旧了。用“导引”更能引起网友的注意,且新奇而不失规范。
怎么样正向引导孩子 正向引导孩子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2-05 05:09
1、多听听孩子的声音;不管多忙,都一定要花时间陪伴和倾听孩子的心声。小孩子的心智还未不成熟,所以不管孩子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都一定要试着理解、了解和引导。当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各种异想天开的事,...
全文
新人出现反差怎么去引导
1个回答2023-05-14 04:45
新人直接联系出版社除非自己出资或者有很NB的关系不然不管你作品怎么样都不会出版。可以先在起点发表,起点编辑部看到你的作品不错,会和你签约,可能出版,当然影响大的出出版商人也会主动联系你
初一的小孩不愿学英语,也很反感我的说教,该怎么办?该如何引导她对英语感兴趣
1个回答2024-03-11 11:05
孩子不愿意学英语,有很大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或是因为自己英语水平很差,不敢说,建议送到去专业的英语培训机构,毕业他们都是专业的,知道孩子什么水平,然后应该如何入学,如何去安排合适的课程,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