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却没有胆量,最终失败的事例

2024-02-11 16:04

1个回答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司马懿不是没智慧,可是缺乏胆量,算好的事,临阵狐疑,错过改写历史的大好时机。
相关问答
有智慧却没有胆量,最终失败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4-04 22:34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
全文
智慧总是强于力量的事例
1个回答2023-05-08 02:26
项羽身死垓下
因为不理智而失败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18 13:13
三国的刘备为替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不顾各方面情况不利,依然出战吴国。
小看对手最终失败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03 14:21
做事尽自己所能,不轻易放弃。就算最后失败别人也一样不会小看你。
有智慧和气量的历史人物和事例
1个回答2024-03-20 15:27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的时候,曾被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射杀,即位成功后,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战国...
全文
一个人因品德不好最终失败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6 02:33
最近不是有一个运动员嘛踢广告的
盗取他人智慧最终身败名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10 21:51
一旅客和一只鹦鹉坐飞机,这时候鹦鹉渴了,对面正好来个乘务员,鹦鹉于是说:"煞笔,给我来杯水。" 乘务员二话没说,拿杯水过来。 那旅客心想,骂她煞笔竟然没事,自己也叫一杯,于是对着乘务员说,"煞笔,给...
全文
求名人不反省失败最终更加失败的具体事例?
1个回答2024-02-14 03:31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求名人不反省失败最终更加失败的具体事例
1个回答2024-02-18 20:50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最终是指什么的较量?勇气?智慧?胆量?经验?还是权势?
1个回答2023-08-06 10:03
男人与男人的较量是智慧,权势和胆量的较量。女人与女人的较量是智慧的较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