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全课文汉字拼音

2024-02-12 11:26

1个回答
原文如下:

楚卞和往荆山,见石中有璞玉,抱献楚历王。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王怪其诈,刖其左足。历王卒,子武王立,和又献之。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王又怪其诈,刖其右足。武王卒,子文王立,和欲献之,恐王见害,乃抱其璞哭三日夜,泪尽继之以血。文王知之,使谓之曰:“天下刖者多,子独泣之悲,何也?”和曰:“吾非泣足也,宝玉而名之曰石悔晌,贞士而名之曰诈,是以泣也。”王取璞,命玉人琢之,果得美玉,厚赏而归。世传和氏璧,以为至宝。

译文如下: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敏前铅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桥好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相关问答
氏璧的拼音
2个回答2023-12-02 10:28
shì bì。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
全文
和氏璧的出处请问和氏璧是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2-09-19 15:45
楚国荆山上,卞和
和氏璧为什么叫和氏璧?
1个回答2023-01-08 09:25
原因:楚文王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为什么把和氏璧取名为和氏璧
4个回答2022-12-28 14:17
额,你得问前人了,以前一个和氏得到一块石头,献给大王说这是千古美玉,大王刨开一部分石头,没有看到玉就把他腿给锯了,他还坚持说是宝玉,最后发现真的是宝玉,可能为了纪念他吧而命名的
蔺相如将和氏璧完璧归赵,那后来和氏璧在哪里?
1个回答2023-02-24 14:30
蔺相如将何时必完璧归赵之后,后来秦始皇统七国,找到了这块儿和氏璧,把这个和氏璧打造成了一个传国玉玺。
和氏璧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2-20 02:21
  和氏璧,是玉工高手卞和发现的,开始没有人认为这是一块好玉,后来周文王确认这是一块好玉,就让卞和加工成玉器,并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传世之宝”。
氏璧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21 01:35
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传为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
全文
和氏璧最后去哪了?
2个回答2023-03-15 22:30
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被秦始皇拿去给自己陪葬了。第二种说法是被秦始皇刻成传国玉玺,但到唐末的时候传国玉玺也不知去向。
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14:08
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 《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
全文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18:44
"楚人得玉璞楚山中",献给楚庄王,"玉之相之",认为是石不是玉,庄王以欺君之罪,剁去卞和的左脚。以后又献给武王,同样又被剁去右脚。直到文王即位,命"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可见,和氏璧...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