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 数学上课心得体会

2024-02-13 00:48

小学生 数学上课心得体会
1个回答
学习小学数学的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时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被教师不经意的注入式教学扼杀了。他们对数学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还怎么能更深入地进行创新呢?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根据对本书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3、重视再现知识过程。4、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5、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来说,能够独立解题并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缩影,也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探究创新的初步尝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进行大胆尝试,提出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关问答
小明每天tao课,只有一节课不tao课,那是什么课
1个回答2024-02-12 17:01
如果是脑筋急转弯,那他唯一不逃的课就是下课了
孩子说不想去学校上课想在家上网课该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30 15:29
首先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他在学校生活中对于环境不适应,或者是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建议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如果孩子也拒绝进行...
全文
小学课本上的林海英课文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00:39
小学课本上的林海英课文有城南往事 查看原帖>>
老师喜欢上课听他讲课的学生吗
1个回答2024-01-27 10:25
当然了,每个老师都喜欢。即使你听不懂,但对老师最起码是尊敬
小学课文再见了,亲人的课文内容
1个回答2024-02-08 12:32
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
全文
这种英语课本的课文听力在哪里找
1个回答2022-10-20 00:55
人教版英语初中教材
上课时学生们正在听老师讲课 (用英文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2-09 05:05
The students are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in class. 这样就可以了!!
老师不教的恋爱课和恋爱课上的小动作
1个回答2022-10-14 04:40
...啥意思?
孩子上课不会听课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09 23:47
首先,把没处理的杂事,记在备忘录上,则心理上就会感到轻松。 其次,暂时抛开人际关系可提高注意力。要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学习,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而不要单纯只为别人活着。 再次,摒弃依赖心理,方能...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