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列传十八翻译

2024-02-13 07:56

谁有?在线等!!!谢谢!!!... 谁有?在线等!!!谢谢!!! 展开
1个回答
向雄,字茂伯,是河内山阳人。父亲名是韶,彭城的太守。向雄最初从政是当一个郡的主簿,跟随的上级是太守王经。王经死的时候,向雄哭得非常伤心,百姓们都被他(的真情)感染。后来的太守刘毅曾经以莫须有的罪名鞭打向雄,等到吴奋接替刘毅当太守,又以小的过错把向雄关进了监狱。当司隶的钟会把雄从监狱中保(救)出来任命为都官从事,钟会死后没有人为他殡葬,向雄为他迎丧下葬。文帝(听说了)召见向雄来责骂他道:“原来王经死了,你在城东的集市哭王经,我没有干涉你。如今钟会身为叛逆(之徒),(你)又要给他收尸下葬,如果还再容忍(你这行为),还有王法吗!”向雄说:“在从前先王时期掩埋尸骨,仁爱施于死去的亡灵,当时难道也先看他们的功和罪再决定是否能下葬吗!如今国王你已经施加了诛杀的刑法,在法来说已经实施完了。我向雄因为感恩的道义而收葬,在礼教上来说也没有过失。在上不违法,在下弘扬礼教,何必要让我向雄(在道义上)对不起活人背叛死人而立于世上呢!您仇恨已经成为枯骨的死者而将他丢在旷野之中,成为将来仁爱贤达者的参照对象,不是非常遗憾吗!”皇帝很信服他(的道理),和他畅谈饮宴然后放他走了。
(他)多次升迁当上了黄门侍郎(官名)。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官名),同在一个衙门,向雄(却)不和他们说话。武帝听说了,下旨命令向雄修复领导和下属关系。向雄不得已,就去拜见刘毅,一再鞠躬道:“我被皇帝下诏书命令,下属和领导断绝来往,好吗?”于是就离开了。武帝听了大怒,问向雄道:“我命令你修复领导和下属关系,为什么故意(违抗我)断绝来往?”向雄说:“古代的君子进取讲究礼仪,退避讲究礼仪;如今敬人如果非得要屈膝,拒绝别人象掉进河底一样(冷漠)。刘河内(应该是刘毅吧。)对我不挑衅,已经是万幸了,为什么还要我修复领导和下呢属关系?”皇帝(也)就随他去了。
秦始(大概是当时的年号吧。)中,多次升迁成为秦州刺史,借给他(暂时享用)赤色旗帜、曲柄伞盖、吹鼓手(的仪仗),赐予他二十万两银子的赏赐。咸宁(年号)年初,进入京都当御史中丞,升迁为中侍,又派出当征虏将军。
太康年初,当河南的尹(官名。),赐予的爵位是关内侯。齐王攸(名字)要回他的封地,向雄劝道:“陛下你的子弟虽然多,但是有名望的少。齐王要是住在京城里,好处实在很大啊,不能不考虑(这点)啊。”皇帝不听,向雄非常坚持地劝说而冒犯了皇帝,(就)起身径直走了,后来因为愤恨而死去。
他的弟弟匡,在惠帝时是护国将军。
相关问答
晋书 列传第五十八翻译
1个回答2024-02-27 05:51
孙晷字文度是吴国富春人,吴国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子。孙晷是孩童的时候,从没有被呵斥过。顾荣见到后称赞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普通的儿童。”等他长大后,为人恭敬孝顺,熟知理...
全文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全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3-04 16:38
孙晷字文度是吴国富春人,吴国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子。孙晷是孩童的时候,从没有被呵斥过。顾荣见到后称赞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普通的儿童。”等他长大后,为人恭敬孝顺,熟知理...
全文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翻译
1个回答2024-03-11 21:32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参考译文: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是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孙晷很小时候,从未被呵斥过。顾荣看到后先赞扬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一般的小孩。”等...
全文
晋书列传?
1个回答2024-05-06 08:21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
文言文《晋书·列文传》翻译
1个回答2022-12-16 12:13
有这个人吗?!
晋书 列传第十六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3-05 17:55
是不是刘颂 李重这篇?
晋国的人名全部列出来!今日要
1个回答2024-04-08 19:01
几百万,谁知道啊
晋书 列传第六十四的一个小问题,谢谢了!
1个回答2024-02-17 12:47
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3分)
列举晋商
1个回答2024-02-11 04:58
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
全文
晋国故事系列之三: 曲沃代翼
1个回答2024-02-12 10:19
木棉/文 2018——2——28 公元前746年,晋昭侯把叔父成师封到曲沃,晋国从此一分为二,出现了曲沃、翼两个对立的政权。曲沃从成师,经庄伯至武公三代伐翼,对晋公室进行了以小宗代大宗的夺权斗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