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列传第五十八》翻译

2024-03-11 21:32

1个回答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参考译文: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是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孙晷很小时候,从未被呵斥过。顾荣看到后先赞扬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一般的小孩。”等到长大后,(孙晷)恭敬孝顺,清廉节俭,学识符合公理道义,每当独处暗室时,容貌举止顾盼之间也未曾有所偏离。虽然自己家业丰厚,但孙晷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功读不辍,欣欣然独享其乐。父母担心他(怕他用功过分),想让他轻松一些,但他早起晚睡,没有一点松懈之意。父母日常的饮食,即使是兄弟们亲自送来,他也从不离半步(照顾父母起居)。富春一带通车的道路很少,动不动就要从江河间通过,父亲不习惯水路,每出行乘坐舆,孙晷亲自扶侍,到达以后,就藏在门外树或能遮当身体的地方,不让主人知道。兄长曾长期卧病,孙晷亲自照顾,尝药送水,精心料理,远涉山水,祈求诚恳备至。听说别人的优点,高兴得像是自己有所得;听说别人的缺点,难过得像是自己有所失。看见别人忍饥挨饿受冻,就周济供养他,乡人的馈赠,一点都不接受。亲朋故交中有几个穷困潦倒年老的,常常前来计要东西,人们大厌烦慢待他们,而孙晷看到他们,非常愉快恭敬,天冷就同卧,吃饭也同锅,有时脱下衣服赠送被子来救济他们。当时收成不好谷物昂贵,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孙晷看到后躲避起来,一定在人家离开后才出来,不久亲自割下稻子送给他。乡邻感动惭愧,没有人再敢去侵扰他。  会稽人虞喜在海边隐居,有高于民有风范。孙晷钦佩他的品德娶他的弟弟虞预的女儿为妻。虞喜劝诫侄女抛弃浮华崇尚朴素,与孙晷志同道貌岸然合,当时的人称他们为“梁鸿夫妇”。济阳人江淳很小就有高尚的品行,听说孙晷才学品行超越常人,从东阳前往看望,刚见面,就整天欢宴,尽兴而去。  司空何做扬州刺史,表奏孙晷为主簿,司徒蔡谟征召他为属下,(孙晷)都不应召。尚书经国明,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上表举荐他,官府直接征召。他正好去世,时年三十八岁,朝野上下嗟叹痛惜,没来得及为孙晷举行盛殓,有一位老人穿着破衣草鞋,不通报姓名,直接进来抚着灵柩大哭,哀声悲苦左右之人无不感动。哭完出门径直离去,他容貌清朗,眼孔方正,守门人告诉办丧事的人,)—办丧事的人感到奇怪就去追他。他径直而去也不回头。同郡的顾和等一百多人为其精神面貌异于常人而慨叹不已,但不能推知是怎么一回事。
相关问答
晋书 列传十八翻译
1个回答2024-02-13 07:56
向雄,字茂伯,是河内山阳人。父亲名是韶,彭城的太守。向雄最初从政是当一个郡的主簿,跟随的上级是太守王经。王经死的时候,向雄哭得非常伤心,百姓们都被他(的真情)感染。后来的太守刘毅曾经以莫须有的罪...
全文
晋书 列传第五十八翻译
1个回答2024-02-27 05:51
孙晷字文度是吴国富春人,吴国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子。孙晷是孩童的时候,从没有被呵斥过。顾荣见到后称赞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普通的儿童。”等他长大后,为人恭敬孝顺,熟知理...
全文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全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3-04 16:38
孙晷字文度是吴国富春人,吴国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子。孙晷是孩童的时候,从没有被呵斥过。顾荣见到后称赞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普通的儿童。”等他长大后,为人恭敬孝顺,熟知理...
全文
晋书列传?
1个回答2024-05-06 08:21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
文言文《晋书·列文传》翻译
1个回答2022-12-16 12:13
有这个人吗?!
晋书 列传第十六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3-05 17:55
是不是刘颂 李重这篇?
晋国的人名全部列出来!今日要
1个回答2024-04-08 19:01
几百万,谁知道啊
晋书 列传第六十四的一个小问题,谢谢了!
1个回答2024-02-17 12:47
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3分)
列举晋商
1个回答2024-02-11 04:58
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
全文
晋国故事系列之三: 曲沃代翼
1个回答2024-02-12 10:19
木棉/文 2018——2——28 公元前746年,晋昭侯把叔父成师封到曲沃,晋国从此一分为二,出现了曲沃、翼两个对立的政权。曲沃从成师,经庄伯至武公三代伐翼,对晋公室进行了以小宗代大宗的夺权斗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