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以言事贬

2024-02-14 15:56

范仲淹以言事贬的翻译
1个回答
范仲淹因为参论政事被贬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宋朝立国已有百余年,而文章体裁风格仍然承袭五代之陈规遗风,士人大多因循守旧,所作文章见识浅薄,格调不高。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等人都曾想创作古文并借此大力提供,以改变当时的文风,但因笔力不足而未能如愿。欧阳修随叔父欧阳晔任职于承受州时,在当地一大姓李氏家的废书筐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昌黎先生文集》,读后十分仰慕。于是用心寻求其中的精义,以至废寝忘食,决心要追赶他,和他并驾齐驱。
考进士,名列第一,选拔到甲科,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开始与尹洙交游,做古文,议论朝政,互为师友。与梅尧臣交游,做诗歌互相唱和,于是凭借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为参论政事被贬,修为他在朝上辩护,司谏高若讷坚持认为范仲淹要被贬。修写信给他,说他不知道羞耻。若讷上呈了这封信,修连带被贬做夷陵令。后来范仲淹出使陕西,举荐修做书记。修笑着推辞说:“以前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可以一同被贬,但不可以一同升迁。”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儿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他五品官的服饰,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
相关问答
范仲淹以言事贬的翻译
1个回答2022-12-08 23:35
“范仲淹以言事贬”,是关于宋代大诗人范仲淹的一篇小短文,表现他的敢于直谏
范仲淹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4:41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赖。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
全文
范仲淹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6:42
1.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进士,得到真宗赵恒的接见,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范仲淹政绩斐然,如安抚江淮的蝗灾、修建“范公堤”等,但由于喜欢给高层“挑刺”,仕途就像...
全文
范仲淹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1-24 11:09
宋代范仲淹的诗句: 1、渔家傲·秋思 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全文
读了范仲淹的故事,你会想到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03:43
  这一周学习了第十六课>以后,受到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他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不但 让我理解了内容 ,而且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给了我极大的教育。范仲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全文
范仲淹的小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05:00
1、断齑划粥 范仲淹小的时候生活贫困,但是他依然坚持向学。在随母亲改嫁之后,范仲淹为了学习,搬到了寺庙之中。范仲淹此时的生活清贫无比,每日只煮一锅粥,将粥分成四块,早晚分食两块。他吃粥只就一点咸菜...
全文
范仲淹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3:53
范仲淹的故事如下: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常常发昏...
全文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
1个回答2024-02-15 09:14
读了>以后,受到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他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不但让我理解了内容,而且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给了我极大的教育。 范仲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通过艰苦奋斗、刻...
全文
范仲淹有几个孩子?
1个回答2024-02-21 01:11
子辈长子范纯祐字天成,范仲淹长子,历任监主簿、司竹监。次子范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及第,官职北宋宰相。第三子范纯礼字彝叟,历任河南府判官、吏部郎中、礼部尚书等职。第四子范纯粹字德孺,官至户部侍郎...
全文
与范仲淹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1 13:39
断虀画粥:范仲淹 断虀画粥在千搜词霸中的释意: 1.形容贫苦力学。典出《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公生二岁而孤"原注引宋魏泰《东轩笔录》:"公(范仲淹)少与刘某上长白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