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高三的孩子

2024-02-15 06:39

1个回答
 在新高三学生当中,有的孩子身在高三,心却还没有进入高三,上课、统练、自习、作业、考试等环节都还是高一、高二的状态,不紧不慢,悠闲自在,贪恋玩耍。   这种类型的孩子,过于漫不经心了,没把复习备考当回事儿。当孩子醒悟后想迎头赶超,怎奈其他同学并没有站在原地等着他,最终遗憾地与向往已久的学校失之交臂。其实,只有基础打牢了,前半程没落下,才能在后半程发力、加速。如果仗着脑子聪明一开始不用功,等到真想努力的时候,想用一半的时间跑完跟别人同样的距离,何其难也?   少数悠闲型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不紧张、不用功,回到家里却争分夺秒地找补。于是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他们虽然不学总玩,但考试却总是很棒,令许多同学羡慕不已。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极少数,他们表面悠闲轻松,但是心很累,也是一种消耗。究其根本还是不够自信,且有一些虚荣。这样的孩子如果能放下心里的负担,真诚大方地表现自己,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该用功时就用功,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还有个别悠闲型的孩子是打算出国留学的,只要顺利拿到毕业证就满足了。这样的孩子尽管在文化课上毋须太较劲,但是出国留学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希望这些孩子抓紧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等各项非智力素质。这样不仅自己有事可做,过得充实,对其他同学专心复习也有好处。   由于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性格和人生规划等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初入高三的状态也不一样。随着学校里复习节奏加快、考试频率提高,再不爱学习的孩子也会被环境、气氛裹挟着紧张起来。父母切忌反复唠叨高考的重要意义,也不要与其他孩子硬性比较。父母可在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后,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与孩子进行一次真诚的交流和分析。(责编:陈勇)
相关问答
童话一定要有教育意义吗? 我想写童话,但不知道能不能不写教育意义的?教育意义就是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5 09:22
在看来,我觉得童话最好是有意义,如果没有意义的童话,买回来看会什么都不知道,而且看完一次就不想再看了,如果有意义的童话,会使你看完还会再看一次,让人回味无穷,最好是故事情节曲曲折折,啊,那真是超好看.
体育教育不是运动教育
1个回答2024-02-02 02:42
        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单看这三个艺体学科的名词,就会发现“体育教育”比“音乐教育”和“做亩美术教育”多了一个“育”字。为何会多出一个“育”字,我查阅猜胡稿、思考,终没有圆满的...
全文
女孩发育的快,还是男孩发育的快
1个回答2024-01-23 05:07
女孩通常比男孩子发育的早,所以在小学阶段,往往女孩子的个子比男孩子的高。 男孩虽然发育的晚,但是一旦开始发育,速度并不比女孩子慢。
如何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
1个回答2024-01-26 17:37
第一,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好的事物。碧海蓝天,高楼大厦,花红草绿……这一切都能增强孩子对美的感受。 在家里,父母要把房间收拾干净整齐,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花草。 平时多和孩子摆放物品,多听从孩子...
全文
怎么教育不听话的男孩 如何教育不听话的男孩
1个回答2024-01-29 14:43
1、一定要多包容和耐心,因为不听话的孩子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因为孩子过于聪明,可能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动作比较多、贪玩等,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够让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2、千万不能...
全文
怎样教育男孩,单亲妈妈如何教育男孩子
1个回答2024-01-29 20:27
孩子需要爱、安全感和尊重。 没有父亲在身边的男孩,可能没有力量的榜样,但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亲友,多接触就可以,孩子是在模仿中长大。 父亲不在身边,不代表孩子没有父亲,鼓励孩子去爱父亲,不论你...
全文
如何教育9岁的孩子 小学学生教育
1个回答2024-02-03 09:35
使孩子聪明十要点  一,对孩子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别出心裁的做法,要给予鼓励 . 二,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提问,把这看作是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 三,创造一种新气氛,使孩子在集体中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使...
全文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怎么教育
1个回答2024-02-03 12:15
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做个好家长,做个合格的家长。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给孩子做出榜样。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很多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自然教育|把自然还给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1个回答2024-02-02 23:54
把大自然还给孩子 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 情绪更稳定的孩子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跑、跳、跳、跳、 爬、翻滚和喊叫,从而放松并减少紧张、焦虑和不安。 此外,大自然增强了和平感,并经常为...
全文
你教育别人的话,别人用来教育你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6 18:12
聪明反被聪明误、 弄巧成拙、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反求诸己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