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渴死也不饮盗泉之水的是谁

2024-02-16 12:39

1个回答
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列女传》

曾子立廉,不饮盗泉。

――《淮南子.说林训》


二千五百年前,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一丝风也没有,田里玉米的叶子都被太阳烤得卷了起来。

山东泗水县的一条大路上,尘土飞扬,来了一辆大车,一群儒生打扮的年轻人跟随车的周围。车上稳稳地坐定一人,看样子,五十多岁,两只眼睛明亮又深邃,留着飘洒前胸的长胡须,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大智慧的学者。他就是孔子,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陬邑。他自幼喜爱读书,虚心求教,孜孜不倦,而且精通六艺①,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孔子是个有思想有报负的人,曾在鲁国当了一段时间的官。但是由于不能尽展才华,于是辞官不做,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希望找到英雄用武之地。上面的场景就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

言归正传,天气闷热,疲与赶路的孔子和众弟子们浑身汗土,口喝得厉害。如果此时有有一道清凉的泉水就好了。众人都在望梅止渴。然而,真是天遂人意,过了一会儿,孔子路过一座小山,山脚下正汩汩地涌出一眼泉水。这下人们都乐坏了。众弟子们纷纷奔过去喝水,又用碗把水盛来给孔子喝。

这时走来一个老乡,孔子就端着水向他打听泉水的名字。老乡说:“这泉啊,叫做盗泉。”孔子闻听此言,将水往地上一泼,命弟子们继续赶路。众弟子大惑不解,忙问其故。

孔子说,我不喝这泉水,是因为厌恶这泉的名字。有志者岂能与盗为武?

这就是孔子不饮盗泉的典故,我们今天的人更应该弘扬社会正气,与偷盗、抢劫等不良行为斗争到底,当然就更不能成为其道中人了
相关问答
孔子教弟子——宁渴不饮盗泉
1个回答2023-11-22 04:53
文/CESARRR       在春秋时期,山东泗水县的东北有一潭清水,附近的百姓或路过的商贾经常来这里歇脚挑水饮用,或者在烦闷的暑天里来这里游泳戏耍纳凉。       可是,有一伙凶恶的强盗...
全文
不饮盗泉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4-11 01:13
bù yǐn dào quán 成语释义 比喻为人廉洁。 成语出处 《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
全文
智者不饮盗泉之水典故?
1个回答2024-01-22 19:41
盗泉,是春秋时期山东省泗水县东北一眼古泉的名称,据说是因为当时曾有一伙强盗占用过这一眼泉水,故而当时人们便称之为“盗泉”。据先秦著作《尸子》记载,“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意思是说,孔...
全文
不饮盗泉之水的示例
1个回答2024-03-21 08:16
南北朝范晔:“《后掘闭裂汉书.列女态悄传》——《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盗判闭泉之水。”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1-09 13:55
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 释义: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里的水 典故:据先秦著作《尸子》记载,“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意思是说,孔子路过“盗泉”,口很渴,但因为泉水的名字为“...
全文
饮鸠止渴和饮鸩止渴 那个是对的?
1个回答2022-09-06 13:48
后一个对的.读zhen
渴者易饮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3 11:49
拼音: kě zhě yì yǐn 解释: 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例句:
饮什么止渴?有那么一个名词,
1个回答2024-02-27 03:30
成语是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
全文
饮茶为什么能解渴?
1个回答2024-02-01 23:54
茶叶经开水冲泡后,茶汤中有的化学成分,如多酚类物质、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物质,与口腔中的唾液发生化学反应,起到滋润口腔的作用。因此,饮茶能起到解渴的作用
饮茶为什么能解渴?
1个回答2024-01-29 17:19
茶本身就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暑的功效: 饮茶时,茶叶中多种成分与口腔中的唾液反应,使口腔湿润,产生清凉感觉,起到明显的止渴效果。茶叶中的有机酸与维生素C对口腔粘膜起刺激作用,促进唾液分泌,产生生津止渴...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