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嗟来之食的短文后有什么感受

2024-02-16 15:05

1个回答
《嗟来之食》读后感

《嗟来之食》这篇短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位饥饿的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吃富人黔敖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最终饿死街头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认为:每个人都应有自尊,也有维护自己尊严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宽容。  
每个人都应尊严,当尊严受到挑衅的时候,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历史上有可杀,不可辱的士;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文天祥;还有许许多多 “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革命者。在叶挺军长的身上,我们体会到那种为了坚持真理,宁愿“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也不愿乞求“从狗洞里爬出”而获得自由的精神;在使者晏子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机智应对的智者;在十一岁意大利爱国少年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大义凛然的孩童,一个敢于扔掉施舍的孩童……他们都是为了尊严,为了那比生命还宝贵的尊严。在《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中,从那位衣衫褴褛,饿得少气无力的穷人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他为维护自尊而瞪视的目光,而且也感受他郑重的话语的分量,体现了“人穷志不短”的高贵品格,所以那位穷人开始拒吃嗟来之食是对的。  
不会尊重别人,不会宽容别人是短文中那位穷人的缺憾。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黔敖知错就改,已经道歉,并且尊重了你,这时的施舍绝不是嗟来之食,何苦要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人都应当珍惜。我想对那位穷人说:“人既要有尊严,又要在有自尊的基础上,学会宽容——比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应该是我们的心胸!”
相关问答
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08:25
意思是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 《不食嗟(jiē)来之食》,选自《礼记.檀弓》。《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正方观点 “...
全文
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06 03:36
指带有 侮辱 性的施舍。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 嗟来之食 ,以 至于 斯也!” 成语例句: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 。 繁体写法: 嗟来之食 注音...
全文
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27 10:59
“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 来源于《礼记·檀弓》中的《不食嗟来之食》,全文为: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全文
怜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01 17:01
就是再可怜也不吃别人践踏过的食物
仁者不受嗟来之食典故?
1个回答2024-03-04 20:44
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饥荒,齐国的贵族黔敖在路上施舍粮食;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拖拉着脚步走了过来;黔敖就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呼唤那位饥民来吃饭;而饥民却对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
全文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个回答2022-06-13 15:46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食意为吃。
不食嗟来之食的嗟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1-09 11:56
嗟: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喂”。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成语出处自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
全文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02-07 15:41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11 01:59
《礼记·檀弓下》记载,一年,齐国大荒,黔敖准备了些食物放在路边等候受灾的人来吃,有一个饥民眯着眼睛来了,黔敖就冲他喊道:“嗟,来食!”(嗟是指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那饥民睁大眼睛瞪着黔敖...
全文
鱼我所欲也中为什么说不受嗟来之食?
1个回答2024-01-23 12:54
齐国灾荒。富人黔敖施粥路边,他左手食物右手端汤对着一个饥民说:“嗟!来食!”(喂!来吃吧!),饥民抬起头瞪大他的眼睛看着他,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我就是因为不愿吃带有侮辱性施舍...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