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讽刺的相声片段

具有讽刺意义的漫画
1个回答2024-03-08 03:20

具有讽刺意义的漫画如下:

1、灯泡与酒杯。

2、播种与收获。察携

3、夏日午睡。

4、许愿。

漫画的意义

漫画既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也是悖缪和逆向思维的艺术。漫画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它以丑的形态开始,却已获得美的愉悦结和罩束,因此也有人称漫画为审丑艺术。

美与丑是相对立的,但是他们又可以互为转败棚伏化。生活中的丑和艺术中的丑是不同的概念和本质上的区别。

具有讽刺现实的小王子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15 02:29
小说的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讲述了小王子、以及他们之间友谊的故事。飞行员坦率地告诉读者自己是个爱幻想的人,不习惯那些太讲究实际的大人,反而喜欢和孩子们相处,孩子自然、令人愉悦。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沙漠,在那里遇见了小王子。飞行员写下这段故事是为了平静自己与小王子离别的悲伤。那次与小王子的相遇,让飞行员既悲伤,然也使自己重振精神。
具有“讽刺意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12:01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造句:看着小强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冷嘲热讽(lěng cháo rè fěng):冷:不热情,引伸为严峻;热:温度高,引伸为辛辣。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造句:这个犀利的评论家,总是以冷嘲热讽的笔调批评时事。

异想天开(yì xiǎng tiān kāi):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造句: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工作,不要老是异想天开。

明知故问(míng zhī gù wèn):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造句: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别明知故问好不好?

闲言碎语(xián yán suì yǔ):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造句:对于那些闲言碎语,你全当没听见好了。

冷言冷语(lěng yán lěng yǔ):冷:意含讥讽。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造句:他一不高兴就板着脸,对人冷言冷语的,任谁都受不了。

仁人君子(rén rén jūn zǐ):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造句:看你一副仁人君子模样,如何也是这般面谀背毁的小人作派?

话中带刺(huà zhōng dài cì)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造句:他说最后一句的时候语气很镇静,可是话中带刺。

讽刺人傻的段子?
1个回答2024-02-02 00:42

1、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傻子。

  2、你是吃屎长大的吗?

  3、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的文明就开始倒退。

  4、你跟你的家人正朝着元谋人的方向发展。

  5、很绝望的看着他:"孩子,你这病还能治好不?"

情侣之间分手讽刺段子
1个回答2024-02-18 11:01
某男和女友摊牌, 女:给我个分手的理由。
男:我们不合适。
女:哪儿不合适?
男:性别不合适!
求一张具有幽默性或讽刺性的漫画...
1个回答2024-02-20 23:58
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对于孩子宠爱,他们一家显得特别突出,所以很幽默也讽刺了不少家庭的孩子过于依赖父母。 小p井
求具有讽刺意味的对联
2个回答2023-02-18 09:12
上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
下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语段?
1个回答2024-03-02 05:14
情节1: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缩微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而且要奴役对方。小人国的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不惜小丑似地做着可笑的表演。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立浦特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

情节二: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駰(马)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野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专门用来讽刺班长的段子?
1个回答2024-01-26 15:07

《班长歌》 班长好,班长坏。 班长天天谈恋爱。 老师问他1+1, 他说老师我爱你。 老师吓得要跳楼. 他在旁边喊加油. 读书若,读书累。 班长手机总欠费。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语段?
1个回答2024-02-10 22:18
情节1: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缩微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而且要奴役对方。小人国的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不惜小丑似地做着可笑的表演。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立浦特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
情节二: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駰(马)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野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