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精髓是什么

2024-02-17 21:44

1个回答
培养修养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正确的态度会引导一件事情良性发展;反之,则会埋下沉重的负担。古人也重视到这点,因而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德行"的地位非常重要。《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了人的道德重要性。古语又说:修身,治国,平天下。强调了"修己"的决定性。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依靠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学生从小学习严格自律、深刻反省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思想境界,促进全方位发展。

  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利益之风"盛行,虽然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利与义都是人们需要追求的,但是获取利益要通过正义的渠道,做事要诚实守信。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需要这样的品质。从小学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既是传承中华传统,又与时俱进。

  为了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已经很难勾起学生的兴趣,适当地运用小故事或者小寓言,或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曾子杀猪》的故事时,用不同的语气和声调分别扮演曾子夫妇的对话,再配合夸张的表情,勾起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积极分享自己身边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增添了趣味。

  培养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驱动,让多少将士在战争中视死如归,奋勇杀敌,才会有如今的太平盛世。爱国精神团结了我们每个个体,众志成城,共同御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和平的年代,小学生很难体会那种爱国情怀,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

  在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时候,光靠书本上的授课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的时候,借助了视频,《精忠报国》就是最好的实例。从歌曲到电影,甚至电视剧,让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故事和个人品性,最后再一起学习岳飞的诗词。通过之前的铺垫,学生才能产生共鸣,才能深刻体会爱国情怀,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关问答
道德经的精髓
1个回答2023-04-07 15:16
《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已经是老子哲学、道家哲学的精髓了。如果非要从《道德经》中再提炼出精髓,我认为是两个字:“无”和“反”。
《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5个回答2022-07-22 07:26
《道德经》中描述的是种”道“的存在,而这个”道“是万物的母集,而我们不过是子集,所以非要用子集来描述母集,是不可能的。 而《道德经》的精髓在原文中有一句话值得思考: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
全文
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3-15 22:32
《道德经》的核心:一个字“无”。两个字:“无为。”六个字“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的作用:成功遂事。 《道德经》的学习方法:不断地认识和参悟(常无),不断地实践和行动(常有)。
德育原则有哪些 德育的原则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1 21:29
1、导向性原则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全文
什么是德育小故事,德育小故事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5 10:36
陶行知奖学生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
全文
道德经的精髓用什么可以概括?
3个回答2022-11-18 13:48
可以用仁爱来概括的,因为《道德经》讲的主要是道德,而道德的精髓就是仁爱。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
1个回答2022-12-27 03:31
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言天人之道。《庄子》则仅言天之道,故有言曰: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韩非子》则仅言人之道。《史记》有列传,老、庄、申、韩合为一篇,归本于...
全文
老子的《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4-08 13:37
老子的《道德经》的精髓就在这81章的最后一章里面的最后一句话: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德育是什么意思,美育和德育的区别是什
1个回答2023-01-18 15:42
德育简单来说教育一个人的品德,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像陶行知的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美育就是教育人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求几个德育教育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1:54
1、 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