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有什么哲理

2024-02-18 12:45

1个回答

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一、出自

庄子的《庄子.秋水》。

二、原文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三、解读

庄子在濠水桥上见到了桥下游动的游鱼,觉得它们很快乐,惠施因此提出质疑,说庄子并不是鱼,所以他并不知道鱼到底快不快乐。

从认知团判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所以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对待人还是对待物、事,都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态去妄加揣测,你所认为的东西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扩展资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思相近,出自《论语-颜渊篇第二章》。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渣或饥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如返‘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相关问答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哲理
1个回答2024-01-23 01:03
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一、出自 庄子的《庄子.秋水》。 二、原文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全文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体现了什么哲理?
1个回答2024-03-01 10:43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体现了不可知论。 认为认识是纯粹的个人体验、经验,是主观的,不存可以世成,提醒我们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什么哲理?
1个回答2024-03-02 02:42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 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 因为你在我心里。
子非鱼有什么哲学思想
1个回答2024-03-17 13:32
《子非鱼》的哲学思想是:人与鱼都是天地间的一物。以道观之,万物都是一个个体,能够懂得彼此之间的想法;以物观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待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不能相通。 这句话出自庄子与同乡惠施(...
全文
子非鱼有什么哲学思想?
1个回答2024-04-16 13:48
出自庄子,属于齐物论,你不是鱼儿怎么知道鱼儿的想法,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想法。因为不管是人还是鱼,都是天地间一物,本于自然而生。以道观之,万物齐一,都能懂得彼此的想法,以物观之,万物各是其...
全文
子非鱼有什么哲理
4个回答2023-01-11 05:48
楼上的“通俗理解”很好,是恰当的。我在哲学层面的理解是: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点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诠释这一观点。具体说,即是物质与意识的“映射关系”特点:...
全文
吃鱼不吃鱼,鱼是鱼,鱼非鱼,此鱼非彼鱼,彼鱼非此鱼
1个回答2023-03-12 06:55
吃鱼不吃鱼,鱼是鱼,鱼非鱼,此鱼非彼鱼,彼鱼非此鱼,到底吃何鱼? 跃门不跃门,门是门,门非门,此门非彼门,彼门非此门,究竟跃何门? 横批:鱼跃天门 吃鱼不吃鱼,鱼是鱼,鱼非鱼,此鱼非彼鱼,彼鱼非此鱼,...
全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1 15:19
“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拓展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全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无鱼安不知我 出自?
1个回答2024-02-20 21:47
原文如比: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2),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全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1 05:35
1、“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1、出自: 《庄子.秋水》 2、原...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