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畏难心理?

2024-02-19 03:14

1个回答

孩子的畏难情绪有的时候主要是不自信造成,你主要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太压抑,要让孩子充分享受自由与爱把孩子的畏惧情绪放射出来,不要藏着掖着,有的时候畏难并非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往往只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是一件事情的某一方面有畏难情绪。孩子的畏难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所致。而兴趣的消失又主要是教育方法不对头所致。

畏难情绪的表现是,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没有主动性;做事情没有信心,对自己做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对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打怵,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就连自己原来最愿意做的事情要是产生了畏难情绪,也没有信心做好。长期下去能使孩子养成懒惰,有依赖性,甚至父母不给做,自己就不做。可以说,畏难情绪对于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了畏难情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危险期”。父母要针对孩子畏难情绪的表现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看看是哪方面有了畏难情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在老师还是在父母。如果是学校的原因父母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努力配合老师做好工作;如果原因在父母,做家长的要调整思路,改变教育方法,同时,要主动找老师,争取老师协助做好配合教育。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父母应当多从自身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注意从调动孩子的思维积极性出发,加强对孩子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培养,还要加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要让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有感情,愿意去做,然后再研究让孩子怎样做得好。还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制定目标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水平,造成孩子胆怯,产生新的畏难情绪。就是说制定目标的目的是要孩子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

祝福你的孩子最终充满自信和快乐!拥有幸福!

相关问答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畏难心理?
1个回答2024-03-03 11:13
孩子的畏难情绪有的时候主要是不自信造成,你主要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太压抑,要让孩子充分享受自由与爱把孩子的畏惧情绪放射出来,不要藏着掖着,有的时候畏难并非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往往只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是一件...
全文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畏难心理?
1个回答2024-02-09 10:44
孩子的畏难情绪有的时候主要是不自信造成,你主要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太压抑,要让孩子充分享受自由与爱把孩子的畏惧情绪放射出来,不要藏着掖着,有的时候畏难并非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往往只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是一件...
全文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15 10:02
  害怕困难,这可不行。好好劝导~   搞成这样的原因,极大的可能是不自信。最怕的是这一点!   做人不能自卑。要想使自己不这样,那就得培养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善长的方面,发现它,并重点发展。坚持,...
全文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他的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19 03:14
畏难情绪是当一个人没有自信的时候才会选择用这样的情绪去逃避问题。 想要克服这样的情绪就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以及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 具体做父母的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以及多让孩子进行手工...
全文
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13 09:56
恭喜你能注意到自己的这种情绪!说明你能够自我反思和觉察,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种能力。那么,什么是畏难情绪呢?畏难情绪其实是你的潜意识发出的一种信号,那就是你的潜意识在告诉你,你面前要做的事是不会成功的,...
全文
如何克服孩子的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05 15:41
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只要遇到难一点儿或不会做的题目,他就整个儿不想写了。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呢? 首先给孩子体验困难或失败的机会。 每一个成功的人士,像...
全文
孩子畏难情绪怎么克服(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3-11-29 02:49
1、要缓解孩子的焦虑、害怕的心情。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理状态,主要就是担心自己做不出来、不会做,事情还没有开始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这样就势必会让孩子焦虑担心,给孩子的情绪与心理带来负面的...
全文
有关不畏艰难,克服困难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19:51
迎难而上、愚公移山、
如何帮孩子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13 13:03
孩子不愿意学习,往往是因为孩子对学习有畏难情绪。 学习难不难?有人说不难,有人说难。可是说不难的人却未必有成就感;说难的人也未必都知难而退。 清朝学者彭端淑曾经就这个问题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子侄们...
全文
如何帮孩子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05 01:28
孩子不愿意学习,往往是因为孩子对学习有畏难情绪。 学习难不难?有人说不难,有人说难。可是说不难的人却未必有成就感;说难的人也未必都知难而退。 清朝学者彭端淑曾经就这个问题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子...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