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唐诗宋词的作文

2024-02-19 07:20

日常作文型的... 日常作文型的 展开
1个回答
与生命相遇
——读苏轼《东栏梨花》
作者:陈楚周
一首诗的优劣,并不取决于该诗篇幅的长短!苏轼诗《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短短二十八个字,却成就了千古名篇!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作者在下笔之前灵魂已有着深深的触动,换一种说法,即苏子之生命与整个大自然之生命不期而遇。
东栏一株梨花仅仅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小个体,苏子望梨花而有感,也仅仅是一刹的触动;但这两者又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和表层的、肤浅的一时感觉。“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纷飞”让人们看到的是一幅春已深的景象,“花满城”更是一语道出整个大自然的消息。
春深意味着春去,极盛意味着衰败,因此,传统文人对春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嗟叹。惜春之吟多矣,不乏佳作,自然也不乏劣作。苏子惜春,以“人生”与“春深”碰撞,有着深深的生命之体悟——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问题是:作者对于生命为什么有这样的体悟,这种体悟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苏轼诗文的评论者好以“贬谪”(或“外放”),即“官场失意,仕途多舛”来诠释苏轼诗文中流露的伤感、惆怅。苏轼于“乌台诗案”发生前的外放是否有官场失意之感?笔者认为:回答是肯定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该句引用汉文帝派冯唐持节到云中重新起用魏尚为云中郡守这个典故寄寓自己希望早日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换成大白话,即“朝廷什么时候派使者来宣布对我的再次重用呢?”,在苏轼身上,官场的失意之感由此可见一斑。《东栏梨花》一诗创作于苏轼外放徐州期间,正值他离任密州不久,而此时他已年逾不惑,自称“老夫”,自然对自己的仕途、人生有着隐隐的担忧,从而感叹时不我待,人生其短。
而实际上,仅仅以“官场失意,仕途多舛”来诠释苏轼的感伤、惆怅,乃至诠释他对生命的体悟,那是很危险的,很偏狭、浅薄的——它容易让人误以为苏轼是个一心慕求高位的“禄蠹”。宋神宗朝三位文坛奇才——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于官位不太用心,于功业特别在意”。王安石早年于地方任上政绩颇丰,名声大震,却多次拒绝上级提拔;司马光于王安石为相期间自请外放,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编撰《资治通鉴》上;苏轼和司马光一样强烈反对新法,最终也自请外放,先后到过杭、密、徐、湖等州任职。苏轼在地方任上每到一处都造福一方,不见得有非到中央任职才能实现其抱负的想法。他在杭州兴修水利;在密州捕煌抗旱,缉拿群盗;在徐州抗洪救灾并未有屈才之怨,消极之举。可见,苏轼为官志在功业,不在职位。
年逾不惑,而功业未成,自有来自生命价值方面的隐忧,而最直接、最容易挑拨那根生命价值之弦的便是“时光”。
苏子目睹东栏一株梨花,为《东栏梨花》诗一首,该诗却有那么大的感染力、震撼力,实在是因为苏子以生命写诗,一刹那的触动以整个人生为依托;而梨花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体,她以整个春天、整个大自然为背景,是整个大背景的显现。
苏子目睹东栏一株梨花,猝然与他的生命相遇!
相关问答
唐词宋诗(不是唐诗宋词)
1个回答2022-12-25 06:25
宋诗有泊船瓜洲
有没有一本比较好的关于唐诗宋词的书
1个回答2022-10-03 22:01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
1个回答2022-12-21 14:44
宋词李清照的都是
唐诗与宋诗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12-20 19:55
唐诗宋词各有千秋
推荐好的唐诗宋词读本~
1个回答2024-02-10 16:03
您好,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过一套名家配画读本,都是铜版纸印刷的,每首作品之后的评论、配画都是名家之作,这套书分别有《唐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二百篇》。您所说的不要《唐诗三百...
全文
求与唐宋诗人有关的传说
1个回答2023-01-08 11:16
天宝间的鬼神传说
我读唐诗宋词
1个回答2024-02-07 06:12
窗前明月脱光,疑是地上很爽,抬头看看明月,低下头继续爽。
关于唐诗宋词的书
1个回答2022-11-11 10:40
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6:16
推敲的故事 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
全文
找唐宋传奇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6:48
本《白唐传奇》 孔夫旧书网应该二手比较便宜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