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重点句式

2024-02-20 08:42

1个回答

五石之瓠重点句式如下:

词类活用。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实。

2、其坚不能自举也。坚,形作名,硬度。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大,形作名,大的东西。

4、能不龟手一也。龟,使动,使……皲裂;一,数词作形容词,一样。

5、冬,与越人水战冬,名词作状语.在冬天。

重点的句式

1、请买其方百金。

状语后置:请(以)百金买其方

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

省略句:能不龟手(是)一也,或以(之)封,非(瓠)不号然大也。

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

定语后置: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之人。

“剖之以为瓢”句式是省略句。全句应该是“剖之以之为瓢”。剖开它把它做成瓢,“以为”是“以……为”,“把……做成”的意思。语出《庄子·内篇·逍遥游》。

“以为”在文言文中意思很多,完整的形式应是“以…为…”。以为”带上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宾语,表示“把…当成…”,“把……做成……”的意思。所以剖之以为瓢”句式是省略句。

五石之瓠告诉我们: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在告诉我们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是最有用的。往往如果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事情会出现另一种转机。所以,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得意坦然,失意昂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你命运的转机的时候。

相关问答
五石之瓠的现实意义
1个回答2024-03-13 04:25
《五石之瓠》的现实意义: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全文
五石之瓠两个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4 06:23
五石之瓠由两个故事组成:一个是惠子讲的大葫芦的故事,一个是庄子讲的"不龟手之药"的故事。 大葫芦的故事为:大葫芦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但是用它来盛水,却装不了水;用它做瓢,又无处可容,最后惠子认为...
全文
五石之瓠有用和无用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2-15 13:58
庄子在《逍遥游》中与惠施谈到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 惠施着眼于物的“有用之用”,即物的实用价值,就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美在效用”,一个物必须对人有用,满足人们的某种功用,才能有其实际...
全文
五石之瓠的翻译(五石之瓠
1个回答2023-12-02 12:16
1、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翻译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1五石之瓠原文惠...
全文
《五石之瓠》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3 14:15
《五石之瓠》词类活用: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使……实。 2、其坚不能自举也。坚,形作名,硬度。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大,形作名,大的东西。 4、吴王使之将。将,名作动,...
全文
五石之瓠朗读?
1个回答2024-02-17 13:43
五石之瓠,读音wǔ dàn zhī hù。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知识点
1个回答2024-02-23 13:47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知识点如下: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
全文
五石之瓠断句
1个回答2024-02-23 13:47
五石之瓠断句如下: 五石之瓠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
全文
五石之瓠为什么是主客问答的形式
2个回答2023-12-16 01:15
《五石之瓠》是庄子与惠子辩论对“大瓠”的看法。惠子从功利角度出发,认为大瓠无大用,即不实用;而庄子从淡泊名利角度出发,认为大瓠虽不能为“适万用”,但可“不拘于时”,放而“用之”,立于不败之地,不失为“...
全文
五石之瓠的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3 02:17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
全文
热门问答